“老谭,你这个果园今年挂果不少呢。”“今年收个3000斤没得问题,果子品相也好,估计能卖个两万元左右。真是感谢村上,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近日,吐祥镇樱桃村果农谭天培正忙着为自家果园的脆李梳果、驱虫,看到前来走访的村支部书记贺俊清便热情地迎了上去。
谭天培曾是樱桃村建卡贫困户,1家4口人,自己和妻子一直在家务农,两个孩子上学,生活虽不富裕但也平淡安逸。2014年一场意外车祸导致其左腿截肢,这无疑给他的生活重重一击,无奈之下被列入贫困户,如今他却摇身一变加入了该村脆李大户的行列。这背后是怎样的故事呢?
据了解,樱桃村是市级贫困村,全村有615户,1945人,其中建卡贫困户82户280人。全年有半数以上劳动力外出务工,以前土地撂荒情况时有发生。为改变这一状况,在镇党委政府的号召下,2015年,村支两委经商议决定带动村民发展特色产业。
经多方考察,得知脆甜可口的晚熟脆红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且这种脆红李适宜种植的海拔为400-2600米,樱桃村平均海拔在1000米左右,光照充足,土壤肥沃,非常适合栽种。说干就干,村支两委立即召集党员、村民代表商议,并充分征求大家的意见。
“没种过脆李,种不好结不了果怎么办?”“没有启动资金怎么办?”村民们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村支两委都一一解答,并决定拿出村集体扶贫资金引进脆李苗免费提供给农户。随后,在党员们带头响应下,村民们也紧随其后,第一批70余户农户(含17户贫困户)申请加入脆红李种植的队伍,同年,3万余株脆红李苗落户樱桃村,500亩脆红李种植基地正式落成。
谭天培就是第一批种植户里的一员,他利用自家土地种植脆红李4亩,但由于身体的原因加上种植技术的欠缺,他始终有些信心不足,其他部分种植户也有同样的想法。为助力脆红李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吐祥镇党委政府和县委宣传部驻樱桃村扶贫工作队又定期邀请种植专家现场指导种植技术,安排本地技术人员上门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去年,全村500亩脆红李迎来首次丰收。
“去年我家果园收了2000来斤,今年估计能收个3000多斤,加上种烟叶、养猪的收入,一家人生活完全没得问题。”面对记者,谭天培高兴地算了一笔账。
而看着老谭和第一批种植户取得的成效,其他村民也心动起来,今年,樱桃村脆红李产业再次壮大,截至目前,全村脆红李种植户发展至80余户(含20户贫困户),共计种植脆红李600余亩 ,预计今年产量可达15万斤,待10月份成熟上市,可带动户均增收1万余元。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扩大脆红李种植规模,争取3年内发展至1500亩。”贺俊清表示,同时,也将进一步加强脆红李产业集中管理,持续做好专业技术培训及销售等相关保障工作,确保老百姓持续稳步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