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甲高镇依托良好生态资源优势,以“聚人气”为抓手,以深化农村“三变”改革为突破,以“四精”为路径,发展 3.5 万亩“黄金产业”油橄榄,致力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努力建成国家级特色小镇、国家 4A 级景区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一、精准发展,念好“山字经”,实现“人无我有”的转变。
一是规范引领,规模建园。聘请江源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对全镇 13 个村(社区)适宜油橄榄种植的区域进行集中规划,统一编制示范园 17 个,种植面积达 1.4 万亩。在烟山村打造以耕中公司、武摇公司为核心的万亩油橄榄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油橄榄产业。二是企业引领,加快开发。鼓励引导 20 个大户(公司)通过租赁、承包、转包等方式,盘活荒山荒坡及撂荒地,成片种植油橄榄 11520 亩。如光明村的耕中公司于 2015 年流转烟山、安家村土地 1100 亩,栽植 2.4 万株;烟山村将边远农户搬迁到场镇和安置点居住,3000 亩土地尽数流转给渝甲、耕中、武摇木木华等 4 家公司经营,基本实现“两集中两转变”。三是典型引领,连片发展。全镇种植油橄榄农户 8000 余户,年产鲜果 1000 吨,鲜果收入超 1 万元168 户,3 年丰产预计可达 5000 吨。如大坡 82 岁的谭扬富种植油橄榄近 500 余株,2019 年鲜果收入达 5.7 万元;大坡村患有肺气肿 70 岁的潘万俊种植油橄榄 400 余株,2019 年鲜果收入达 3.6 万元。
二、精心管护,种好“摇钱树”,实现“人有我优”的蜕变
一是做实学习培训,提升种植技术。连续 3 年聘请陇南市油橄榄产业专家驻镇开办技术讲座,采取“集中授课+田间操作”方式开展技术培训 210 场次;组织镇村干部和种植大户 20 余名到陇南、合川考察学习,引导发展积极性高的 300 余名果农到大坡村谭扬富果园内现场学习取经;落实农业服务技术人员农技推广责任,在安家、合营、大坡三个示范点进行土壤施肥效果试验,引入豆果、奇迹、小苹果等进行品比观察试验。二是创新管理方式,提高管护水平。安家村土专家周全对耕中、武摇油橄榄种植有限公司进行技术承包,全程指导生产管理,对贫困户进行免费指导和技术服务;合营、安家示范片开展统一技术方案、统一供应物资、统一管理时间、统一采摘销售、分户承担实施的“四统一分”管理办法,田间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三是强化科技支撑,提高产业效益。借助物联网技术,拟投入 344.66 万元在烟山村油橄榄园区构建 1014亩油橄榄智能化灌溉系统、智能监测系统、水肥系统,进行高均匀喷灌、施肥,保证橄榄树果实饱满、大小均匀、不裂果,确保果实高优品率,提高投资回报率。
三、精深加工,打好“绿色牌”,实现“人优我特”的嬗变
一是建设高品质油橄榄基地。以安家、烟山、光明种植区域为核心,进一步扩大油橄榄种植面积,引进先进适用的栽培、灌溉、信息化管理等技术,进行品质与品牌的双重提升;大力开展品种选育和对比试验,集中繁育对抗逆性和丰产性好、稳定性强的优良品种,建设国家级油橄榄种植示范基地。二是建设高标准初级加工厂。预计投入1550 万在甲高镇粮站建设总面积达 1380 ㎡的油橄榄初榨加工厂,配备 100 吨/天的压榨生产线,建设灌装房屋橄榄渣库房、展厅、冷藏库等,深度加工油橄榄,研发油橄榄罐头、油橄榄渣酒、油橄榄精油、油橄榄香皂、油橄榄保健药品等系列产品,打造“三峡之巅油橄榄”绿色品牌。三是建设油橄榄产业科技中心。依托西南大学、重庆市农科院、重庆市林科院等科研院所和市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单位,研发油橄榄优质品种,为发展壮大油橄榄产业提供充足的优质种源;成立标准化协会,建立油橄榄标准化生产体系,在油橄榄产业区进行试验推广,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率;对接科普研学市场,开设油橄榄主题研学课堂,打造产学研多功能于一体的产业研发基地。
四、精品营销,做好“游文章”,实现“人特我专”的蝶变
一是打造“体验园”。拟打造油橄榄主题文创工厂,开发系列油橄榄主题体验产品,让游客参观油橄榄加工过程、加工车间甚至参与加工,体验一颗橄榄果从采摘-清洗-压榨-出厂的“奇幻”之旅;打造金色“摄影节”、油菜花风车节,设置主题“赶蜂人”体验,组织赶蜂人采蜜活动,让游客收藏盎然的春意,传承采蜂的技艺。二是丰富“购物车”。规划打造以油橄榄为主题、以文创体验为核心的特色文创街,以油橄榄 diy 工坊、油橄榄美食荟、油橄榄文化展示馆、油橄榄文创集市为展销载体,对接抖音、快手、淘宝等 APP 直播宣传,让“油橄榄+”产品在营销的同时,传递着油橄榄故事,让游客感受油橄榄文化。三是开发“游乐园”。规划打造以“七斗河”为轴线,建设花田食坊,推出橄榄爱情主题菜品“天长地久”“红豆相思”“心心相印”,营造浪漫甜蜜的游玩环境;以“农耕记忆”为线索,选取油橄榄等本土农耕元素,设置主题农具步道、水车部落、水上索桥,让游客感受本土农耕文化,重启农耕记忆;以“水上运动、生态观光”为主题,依托七斗河水域资源及沿岸优良橄榄山水生态风光,开发“漂流逐江”等水上娱乐休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