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11500236008659424T/2022-00093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
[ 体裁分类 ]
行政许可
[ 发布机构 ]
奉节县生态环境局
[ 有效性 ]
[ 成文日期 ]
2022-03-15
[ 发布日期 ]
2022-03-15
奉节县生态环境局审查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示表(重庆市奉节县天赐湖水库)

奉节县生态环境局审查建设项目

环评信息公示表

奉节县生态环境局审查以下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现公告有关环评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期为2022年月15日—2022321日。环评文件查询方式http://www.cqfj.gov.cn/bm_168/sthjj/zwgk_61627/zfxxgkzn_61628/

反馈意见受理方式为电子邮箱:287836934@qq.com,传真:56551813。通讯地址:重庆市奉节县西部新区行政次中心1号楼,邮编:404600。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可自公示起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我局提出听证申请。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相关部门意见

建设单位开展的公众参与情况

1

重庆市奉节县天赐湖水库

奉节县长安土家族乡五坝村境内

重庆市奉节县夔门峡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重庆清峡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重庆市奉节县天赐湖水库工程位于奉节县长江南岸九盘河流域长安土家族乡境内,水库位于撒谷溪上游河段,坝址位于东经109.56°、北纬30.69°附近。天赐湖水库是一座以农业灌溉、城乡供水为主,发电为辅的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工程,水库供水范围及供水对象为长安乡、兴隆镇、冯坪乡、鹤峰乡、新民镇、五马乡6个乡镇,具体内容包括灌溉58106亩耕地,为8.25万城镇人口、3.52万农村人口及4.48万头牲畜提供生活及生产用水。因工程供水灌溉管网在荆竹干管荆10+106处高落差需要设置消能池,为充分利用消能资源在荆竹干管末端建设1座消能电站,即长安电站,该电站装机2×5.5MW,多年平均发电量3477万KW.h。

本工程主要由枢纽工程、供水及灌溉工程、电站工程三部分组成。

枢纽工程主要由大坝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取水建筑物、放空兼生态放水建筑物、排洪渠、上坝公路和管理房等组成。大坝采用堆石混凝土重力坝,水库总库容为1744万m3,正常库容1650万m3,调节库容1428万m3,死库容222万m3,正常蓄水位为1725m,设计洪水位1725m,校核洪水位1725.56m,死水位1713m,坝顶高程1727m,坝顶长度114m,最大坝高30.50m。设两座取水建筑物,一座位于大坝轴线上游左岸约250m处,取水设计流量0.714m3/s,另一座位于水库上游右岸约6km处的袁家湾处,取水设计流量2.401m3/s。

供水及灌溉工程布置干管1条(荆竹干管),支管4条(荆竹支管、兴隆支管、鹤峰支管、长安支管),分支管2条(冯坪分支管、五马分支管)。输水线路主要采用有压隧洞及压力管道输水,总长81.33km,其中:隧洞11.67km,压力管道69.61km,消能池0.05km。其中荆竹干管线路总长14.75km,鹤峰支管总长度17.84km,兴隆支管线路总长16.30km,长安支管管道总长5.42km,冯坪分支管管道总长9.51km,五马分支管管道总长9.19km,荆竹支管线路总长8.32km。

因工程供水灌溉管网在荆竹干管荆10+106处高落差需要设置消能池,为充分利用消能资源在荆竹干管末端建设1座消能电站,即长安电站。长安电站位于长安乡白杨坑,荆竹干管末端,装机2×5.5MW,多年平均发电量3477万KW.h。

(1)生态环境。拟建天赐湖水库工程通过筑坝方式拦截河道径流,水库运行时坝址下游沿程径流量将发生一定变化,大坝下游约11.4km河段的流量比大坝上游的流量要低,如果大坝不设生态放水孔,水库运行后,各坝址下游一定距离河段会形成脱水河段。水库造成的坝下游减水段,将对这一河段的水生生态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主体工程设计在大坝设置生态放水管下泄生态流量0.169m3/s。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由于兴建大坝造成减水河段的不利影响。天赐湖水库蓄水后,改变了原有天然河道的水文情势,致使入库水流减缓,挟沙能力下降,水流挟带的泥沙逐渐淤积在库区内,水库末端河床抬高,减少了下泄水含沙量,水流通过建筑物集中下泄,增大了对下游河道的冲刷作用。经计算,水库运行50年后,大坝泥沙淤积总量为70.2万m3,相应坝前淤沙高程1709m,低于死水位1713m。说明水库泥沙淤积对水库运行影响不严重。在水库经济使用50年内对水库调度运行及对兴利库容无影响。因此水库运行后,泥沙淤积对水库运行不会有明显不利影响。天赐湖水库工程建成后,对库区及灌面的局部气候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范围和程度都不大。水库库区形成许多库湾,将生长多种水生植物和动物,成为人工湿地,可改善当地的环境小气候条件。坝前库区水体属于温度分层型,会发生水温分层现象。天赐湖水库工程坝前水库当遇到洪水时,破坏了水库的水温分层结构,为临时性混合型水库。由于拟建天赐湖水库工程在设计初期考虑了低温水对各种拟种植作物的生长影响,采取了分层放水的取水方案,灌溉水温均高于相应作物的最低适应温度,预计农业灌溉不会对灌区作物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   天赐湖水库工程坝前水库集水范围污染源类型为水土流失面源。预测天赐湖水库工程坝前水库存在富营养化可能性。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有机物和氮磷营养盐等污染源进入库区水体,保证彻底清库和上游交接断面水质达标,库区水体富营养化的态势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工程建成后自身无污废水排放,员工生活污水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农用不外排,预计农田灌溉回归水和城市供水退水不会导致撒谷溪水体出现水质恶化现象。根据撒谷溪的水生调查相关资料和对周边农户的走访,撒谷溪流域至今未见国家和重庆市珍稀保护鱼类、特有物种,仅有一种拉氏鱥鱼类分布。施工期修建水坝,土石方开挖会使河流水体变得混浊,加上爆破等活动,会对拉氏鱥的生存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但影响范围有限。只要加强施工管理,严禁施工人员随意捕捞鱼类,施工季节避开鱼类的繁殖时期,严禁向河道倾倒渣土,施工对拉氏鱥的影响可减至最低。大坝建成后,原来连续的河流生态系统被片断化,对拉氏鱥的生存可能产生不利影响。从物种保护角度看,只要切实采取了保证生态流量、减少水体污染等措施,不会导致现有拉氏鱥的灭绝。项目施工影响区域不是大型野生动物主要活动范围,未发现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栖息地分布,对野生动植物影响较小。施工期岸边、河谷地带现有的生境将被淹没,将使得绝大多数陆生脊椎动物的栖息地缩小;库区形成后,原来河道两侧动物的通道被阻隔、切断,不利于动物之间的基因交流,且下泄水量的减少,使下游减水段河源自上游的营养物质大大减少,进而影响河流生产力,从而对湿地动物造成不利的间接影响。但库区的形成有利于有利于提高水禽等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可能增加种类和种群数量,且水库水面的增加有利于野生脊椎动物的饮水。总体来说,水库建设对项目区域内陆生动物影响不明显。通过现场实地调查和查询有关资料,评价区没有古树名木分布,淹没区有3株国家II级保护植物,施工前对其进行移栽。本工程占地不涉及国家I级公益林,枢纽工程不涉及国家II级公益林,但部分管线穿越国家II级公益林,在施工前应按相关管理要求办理相关手续。水库主体工程,如坝址、取水口,供水灌溉管道建设等施工将对植被产生一定的影响,区域环境中绿地的数量相对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将导致施工迹地表面裸露,降低工程区域的植被覆盖率,但施工结束后,及时用表层土对施工迹地覆土,并采取植物恢复措施,可减少对项目建设区域陆生植物的影响。水库建成后,受淹没影响,对物种而言,分布于淹没线高程以下的植物个体将消失。这些影响均为不可逆的影响。水库蓄水后,水域面积将略有增加,热容量也将随之增大,年温差有所减少,无霜期也会有一定的延长。水、热量的增加,有利于库区周围一定范围内植被的生长,植被群落中喜湿的群落将增多。工程永久性占地和施工临时性占用土地,必然对动植物生存的环境产生破坏,尤其是使灌丛动物和林缘耕地动物群的一些动物种类所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而不复存在,失去隐蔽场所和实物来源被迫转移他处,使生存空间受到压缩。由于工程永久面积较小,所以影响范围有限,因此主要影响局限于施工区。工程临时占地对土地资源的影响是短暂的,待工程施工后对施工营地进行复垦或者采用植被恢复措施以及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后,临时占地对土地资源以及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不大。

(2)地表水环境。砂石系统冲洗废水和混凝土拌合废水拟在拌合机旁设简易砖砌沉淀池进行处理,上清液可回用于相应工序过程,下层沉渣经自然干化后送至弃渣场处理。基坑废水直接利用基坑沉淀处理后上清液回用于施工区。施工车辆及设备清洗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达标后,可直接回用,或用于砼拌合,或作场地洒水用。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农用,不外排。运行期管理人员生活污水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收集处理后农用,不外排。

(3)声环境。本环评要求施工期选择低噪声的先进设备,控制使用高噪声设备;运输车辆经过居民住宅时采取缓速、禁鸣等措施;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夜间一般不得施工作业。认真计算爆破震动安全距离,控制炸药用量,采取浅孔松动爆破或预裂爆破等对环境影响较小的爆破方式。采取控制施工时间、控制工程红线、缓速、禁鸣等措施后,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将得到积极改善。运行期噪声源主要为水库泄洪噪声、电站噪声和还建道路交通噪声。环评要求水库泄洪时,应提前告知周边居民。电站的水轮发电机组置于室内,并安装减震垫或减震器。评价要求车辆行驶经过居民点时应减速慢行,禁鸣等。

(4)环境空气。施工期采取湿法爆破工艺,材料密闭运输和工棚堆放,砂石加工系统和混凝土拌合系统安装除尘装置,限速行驶,清洁路面,洒水抑尘,围栏施工,严禁高处抛撒,及时绿化等措施降低施工扬尘影响。通过采取选择尾气达标施工机械,注意机械的保养和维修等措施尽量减轻施工机械尾气不利影响。本项运行期基本无大气污染物产生,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水库管理处餐饮油烟以及复建道路车辆尾气和道路扬尘。对于管理处含油废气采用油烟净化器处理后排至室外。对于复建道路,建设单位应加强公路管理及路面养护,保持公路良好运营状态。并加强运输散装物资车辆的管理,在公路入口处进行检查,运送散装物品加盖蓬布。定期对道路进行洒水抑尘。

(5)固体废物。拟建工程施工期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依托租用农户房屋解决,统一交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并无害化处理。拟建工程弃渣拟运至弃渣场堆放。只要做好渣场的安全设计和水土流失防护工作,弃渣环境影响可得到有效控制。库区建筑物以木制房屋结构为主,由农户自行拆除变卖或利用,少量的石质或土质建筑垃圾产生量很小,可采用推土机就地碾压平场,环境影响小。运行期生活垃圾12.3t/a,工程拟在管理处设置垃圾桶,指定堆放点,定期运交由市政环卫部门处理。

(6)地下水环境。建设前,首先应进行项目的岩土工程地质详细勘察和进一步的详细水文地质勘察,查明项目所在处及其附近的断裂构造详情、地下水位埋深及水位动态变化等情况,取得更加详细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为工程设计提供资料。对大坝及坝基进行防渗,对隧洞进行防渗,防止地下水渗漏。制订专门的地下水水位和水质变化的应急措施,定期监测地下水水质情况,并应与其它应急预案相协调。一旦发现地下水水位和水质发生异常情况,必须按照应急预案立即采取紧急措施。

重庆市水利局:关于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渝水许可[2016]143号);奉节县水利局:关于调整工程设计变更方案的函(奉节水函[2019]99号),关于启动项目施工图阶段工作的通知(奉节水发[2021]75号);重庆市发改委:关于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渝发改农[2016]755号);奉节县人民政府会议纪要:项目环评工作专题会议纪要(奉节府纪[2019]94号);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专题会议纪要:管线工程穿越生态保护红线有关事宜研究会议纪要(2020-142);奉节县水利局会议纪要:关于项目不可避让生态保护红线论证专题工作会会议纪要(奉节水纪[2022]6号)

采用网络、登报、现场张贴三种公示方式进行了公众参与。并进行了报告书全本公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