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新中发展:奉节殡葬服务中心蝶变之路
日期:2020-05-13

 一栋用彩钢板搭建的临时板房,散乱的祭奠物品、老旧的火化设备,阴森可怕的环境……这是奉节县殡葬服务中心、公墓、火化场曾经的样子。仅仅过了三年,这样的环境发生巨变,从当初全县服务最差的机构变成如今的星级服务中心,殡仪馆变宾馆、公墓变花园、火化间变极乐世界亮点频出……匆匆三年,奉节县殡葬服务中心完成破茧成蝶完美蜕变的原因是什么呢?

临时过渡性板房新中心环境

党建:破茧之本

奉节县殡仪服务中心为顺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党建工作内在要求,全心推行“党建+服务”,通过将党的建设与中心工作、重点任务和日常工作有机统筹、深度融合,突出政治引领、政治功能,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党建之手牵引各方力量找准发展脉搏,实现党建工作效能最优化,更好的推动党的建设与服务事业联动发展、互促共进。全力推进“党建+经济发展”,厚植服务之本,坚持把“抓党建政绩”与推动“发展第一要务”紧密结合,先后选派10名工作人员到重要岗位工作,发挥优秀人才对服务管理的推动作用。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推动“党建+移风易俗”,大力调整服务范围结构,广泛推行“党组织+党员先锋+服务至尚”专业化经营模式,带动中心干部职工做好本质工作,增强与丧属沟通协调,强化服务之路,获取群众认可、获得群众满意。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集中学习讨论

实干:发展之基

20166月,新建的奉节县殡葬服务中心在沿江公路8号桥开始服务。以前,殡服中心的基础设施和条件比较差,主干道从中穿行,安全隐患很大。奉节县民政局领导积极筹措谋划,殡服中心工作人员努力实干。他们向上跑项目规划,积极筹措资金;向中协调部门,争取开工建设;向下鼓舞职工劲头,众志成城、一心建设发展……他们辛勤的劳动换来了大厅的明亮、环境的优美、停车场的宽阔。从2017年开始,中心各项工作走上了快车道,三栋2.9万平方米的丧事服务大楼投入使用,治丧厅、娱乐室、休息间、鲜花馆、餐厅等专用功能室实现一体化,公墓建设和投用标准化,火化场”环保亮化“改造完成,实现了群众对治丧环境、优质服务的高标准期盼。

治丧厅接待大厅

休息室

宣导:发展之路

服务要入心,除了基础设施这一硬件条件之外,更重要的是服务。2017年以来,奉节县殡葬服务中心多次举办“树殡葬新风、展时代文明”宣传周活动。对于宣传周活动的意图,县民政局局长杨晓环这样介绍道:“殡葬服务是群众最关注的热点问题,实行殡葬改革以来,在移风易俗、改变丧葬陋习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节约了大量土地,但也存在群众对殡葬服务不满意、殡葬方式单一、风俗落后、丧事喜办、盲目攀比等问题。因此,要进一步完善殡葬改革措施,提升殡葬服务水平。”宣传周里,大力加强了文明殡葬宣传引导,加强了殡葬依法管理、公益性生态公墓建设、严禁建设大墓豪华墓的宣传;加强了打击非法治丧、非法土葬行为的宣传引导……通过宣传引导与群众交流,促使广大群众明白知晓国家的丧葬法律法规,提升殡葬认知,对移风易俗,树文明新风有重要现实意义。


服务:活力之源

服务中心主任邹亚说:“只有服务,才是增强社会认可的最可靠标准,也是人们最为关注的热门话题。在日益规范化、精细化、贴心化服务背景下,奉节县殡葬服务中心抓管理强服务,强服务顺民心,近年服务创新工作独富成效。”在对丧属的采访和谈话中发现,以前由于殡葬服务收费较高、服务差、不透明等造成丧属反感、不满意甚至是差评;现在服务事项规范、服务项目透明,在殡服中心标明项目价格、降低鲜花价格、提升餐饮质量,广大群众对此十分满意。殡服中心针对逝者家庭情况不同,在服务内容上体现个性化、精细化、贴心化,提供不同层次的收费服务项目,让丧属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墓、骨灰盒、治丧大厅……努力做到逝者安魂、丧属安心、社会安定。

奉节县民政局局长杨晓环看来,设置具有针对性的精细化服务,是促进丧属与服务中心双向互动、和谐共生的创新型服务手段。为此,殡服中心提倡从简办丧的同时,引导丧属适应新时代的殡葬要求,不建大墓豪华墓、不大操大办、不挂白放炮,安静的送逝者西归极乐。对于满意度评价上,殡服中心实行“多元评价、双向评价”,以社会评价、网络评价、现场评价为依托的“多向评价”,以丧属直接评价、干部职工自己评价为方向的“双向评价”,通过评价改变服务方向、提升服务水平、增强服务本领,让中心在全县窗口服务单位中横向比较,取长补短,纵向比较,服务再上台阶,实现殡服中心服务更优、质量更硬、发展更好的时代新局面。

丧属观看惠民政策           收费项目公示上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