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阳光,和煦而柔暖。5月19日,笔者来到奉节县北部大山深处的汾河镇曲龙小学实地了解学校开展送教上门的有关情况。
“我们学校有2个残疾儿童因为不能到校上课,所以我们每周都要开展送教上门!”校长黄兴堂介绍说,今天要去送教的家庭比较特殊,王鑫和王袁君这两个残疾儿童是一家的,家中还有一个正常的孩子也在我们学校读书,学习成绩很好,几乎年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
按照“一对一”送教方式,今天送教的老师分别是三年级班主任陈建华和三年级语文老师王青。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汾河镇大洪村村民集中居住点,大约10分钟左右车程就到了。
这是老师们开学复课以来第四次送教上门了。孩子妈妈李莉听到老师们来了,非常高兴地把老师们请进屋里,孩子爸爸外出务工不在家,她在家中带着两个孩子。校长黄兴堂亲切地和两个孩子打招呼,李莉也鼓励哥妹俩欢迎我们的到来。
据了解,哥哥叫王鑫,已经16岁了;妹妹叫王袁均,今年10岁。两个孩子都是先天性脑瘫,反应迟钝,不能行走,生活不能自理。
在简单的寒暄之后,陈建华老师迅速摆好精心准备的学习用品,教两个孩子做起了传球、手指游戏“点豆豆”和画手指画,教学目的是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同时训练手指零活度。
画手指画春景图是陈老师今天授课的“重头戏”,哥妹俩很快被老师在纸上用颜料印出的手指形状吸引住了,在老师的辅助下也开始动起手来,当他们也在空白纸上印出五颜六色的树冠和树枝时,孩子开心、激动的表情不由让在场的人感到动容。
“老师们第一次来送教的时候,孩子非常害怕他们。”李莉说,现在他们在老师的教导下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我这心里又升起了对孩子的希望,同时也充满了对老师的感激。
“孩子,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王青老师给孩子们没人一只彩笔,开始教他们认识“一”“二”“个”三个简单的汉字。他们也许听得不太懂“个”的意思,也不会写这三个字,可是他们脸上的笑容告诉我们:他们今天真的很开心!
“每当看到孩子脸上洋溢的笑容,身为教师的幸福感就油然而生!”王青老师课后告诉笔者,我们制订了科学易行的语言训练方案,有针对性地调整有益于孩子身体康复的训练内容。
据悉,奉节县像曲龙小学这样的送教上门专门师资队伍有96支,对排查出的291名重度残疾适龄儿童,坚持“一生一案”,每周开展不少于1次的送教上门或远程送教服务,加强知识传授和心理疏导,让残疾孩子也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