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开征求《奉节县高铁生态城新兴产业集聚区产业发展规划(2022—2035)(征求意见稿)》
意见的公告
为高质量规划建设高铁生态城新兴产业集聚区,进一步优化城市产业布局,促进产业均衡发展,破解城市产业空虚难题,根据《奉节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奉节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奉节府发〔2021〕16号)、《奉节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奉节县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规划的通知》(奉节府发〔2022〕4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研究形成了《奉节县高铁生态城新兴产业集聚区产业发展规划(2022—2035)》(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如有修改意见或建议,请于2022年12月21日前反馈至县发展改革委。联系电话:023-56557279,邮箱906695464@qq.com。
奉节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年11月21日
资源禀赋突出。奉节高铁生态城依托全县的区位优势、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承接条件。三峡腹心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建设,到重庆中心城区、武汉、郑州、成都、上海等地的时空距离进一步缩短,高铁生态城区位优势将持续凸显。全县自然资源丰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水能蕴藏、风能丰富,林地、森林、湿地生态本底夯实有力,带给高铁生态城产业发展独特生态优势。全县文化旅游资源独特,拥有大批名胜古迹,多数景区景点均具有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高铁生态城产业发展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禀赋。
优势产业独特。奉节县独特的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现代服务业为高铁生态城产业承接提供指引。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创建,农业产业链条加速构建,脐橙、油橄榄、中药材等大批特色品牌不断唱响,为高铁生态城筑牢了农产品、电商物流、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本底。全县眼镜制造、绿色能源、特色农产品加工、生物制药、新材料、新型建材等六大生态工业体系加快发展,为高铁生态城明确了制造产业的合作与创新方向。全县服务业结构转换和升级速度不断加快,集聚发展态势初显,高铁生态城必将随着全县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服务产业融合,增强服务创新活力。
营商环境优越。奉节围绕打造“全市营商环境最优县”目标,相继出台《奉节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奉节县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县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奉节县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县“十条”》等系列文件,力争打造成为全市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的区县之一,为高铁生态城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奉节县招商引资逐渐加强,近年来以中小项目为重点突破,在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数字经济、特色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等领域招引项目逐渐落地,充分保障高铁生态城产业发展内生动力。
导入高铁生态城新兴产业,需考虑周边区县发展较好的产业,避免发生同质化竞争,同时符合全县产业布局重点方向,推进产城景融合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发挥全县新兴产业集聚区的辐射作用。按照“充分界定,突出特色”的产业分析原则,基于奉节县地理位置和当前产业基础,分析涵盖郑万高铁沿线城市、奉节县对外重点招引城市、成渝地区、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奉节“一园三区”等板块产业发展情况,得出相应结论和建议,详见表1-1。
表1-1 周边地区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结论 |
建议 |
抢抓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先机 |
通过分析周边各个区域板块的产业发展特点,发现大多数城市的主导产业没有选择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郑万高铁沿线18个城市中只有5个城市明确在“十四五”期间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中只有梁平、开州、云阳等少数区县把电子信息作为未来主导产业。同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又作为国内各省市重点城市主要招商领域,重庆市主城区和成都市产业发展方向都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主攻方向。因此,基于奉节县“一园三区”已把信息产业重点布局在高铁生态城,奉节县高铁生态城产业集聚区更应把握信息产业发展之势,在周边地区之中抢抓信息产业发展热点、争当信息产业开拓先锋。 |
谋划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空白 |
通过分析周边各个区域板块的产业发展门类,发现超过一半城市的主导产业为装备制造业,近期招商引资和“十四五”产业发展方向的绝大多数也是装备制造,发展装备制造已是大势所趋。同时,多数城市发展装备制造是基于区域基础优势,或拥有强势的制造企业或坐拥天然的资源禀赋。但鉴于奉节自身制造业发展基础以及“一园三区”产业发展布局,发展大多数装备制造业可谓禀赋不足、困难重重。因此,奉节县高铁生态城产业集聚区更应选择发展周边区域装备制造产业链中的配套环节,发展装备制造产业中的一些承接点和留白点,如智能消费品、老年穿戴装备、旅游装备等智能装备制造,从而优化全县制造业发展布局,融入周边制造业发展生态。 |
健全商贸物流产业发展体系 |
通过分析周边各个区域板块的产业发展门类,发现商贸物流几乎在大多数城市未被作为主导产业,但是几乎作为次之的重点产业。重庆市主城区和成都市都把商贸物流产业作为工业发展重点融合对象,明确在未来要加快推动商贸物流和工业融合发展。商贸物流产业作为地区经济主要贡献产业之一,在没有健全的基础上更应补齐发展体系,来提高城市服务水平,并推动与工业融合互促。鉴于奉节县“一园三区”产业发展基础,在商贸物流环节还存在冷链、电商、配送等产业链条缺失环节,奉节县高铁生态城产业集聚区更应立足全县商贸物流发展基础,加快补齐商贸物流产业发展缺失环节,加快为全县现代服务业以及外向型经济注入新动能、培育新引擎。 |
做强特色文化旅游发展亮点 |
通过分析周边各个区域板块的产业发展门类,发现大多数城市的重点产业都有文化旅游,且成渝地区各城市几乎把文化旅游作为服务业发展重点,多数城市已有或开始布局了文化产业园。因此,为了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奉节县高铁生态城产业集聚区更应依托高铁优势,用好文化和生态这“两大宝贝”,强化自身的文旅特色,大力发展文化产品、旅游产品,通过开拓文化和旅游的产业链,打造符合自身“三峡+高铁+夔”等特色IP的文化创意园区。 |
基于周边地区产业发展情况总结,以及全县“一园三区”工业发展格局,提出奉节县高铁生态城新兴产业集聚区可选择导入的产业门类,包括软件、新型电子元器件、新型智能终端、智能装备、医疗器械、特色纺织品、美妆产品、技术服务、现代物流、信息服务、会展服务、金融服务、商务服务、节能与环保服务、生产性租赁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服务等16类产业门类,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工业、生产性服务业等资源在高铁生态城聚集,详见表1-2。
表1-2 奉节县高铁生态城新兴产业集聚区产业导入
序号 |
产业 |
门类 |
1 |
软件 |
工业软件,医疗管理、远程办公、在线教育培训等行业应用软件,操作系统、云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软件,网络安全、工控安全等软件及组件 |
2 |
新型电子元器件 |
电子配件加工、决策控制器相关零部件、可穿戴锂电池,片式电容、片式电阻、片式电感、滤波器、电声器件、磁性器件、压电器件、电子陶瓷器件、天馈线等 |
3 |
新型智能终端 |
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冰箱、智能空调、智能音箱、智能监控、智能门锁等智能家居产品,通讯终端 |
4 |
智能装备 |
智能物流装备、智能农机装备、智能电气装备、汽车智能装备、智能电力设备、在线计量装备 |
5 |
医疗器械 |
小型医疗器械、可穿戴便携式智能医疗器、养老穿戴装备、先进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智能诊断设备、医疗机器人、人工器官、医用耗材 |
6 |
特色纺织品 |
特色轻工、服装、鞋帽、饰品、工艺美术品 |
7 |
美妆产品 |
服装文体美工用品,中高端纸包装制品,粉质膏霜、液体膏霜等膏霜类化妆品,发乳、香波等发用化妆品,唇膏、指甲油、香粉等修饰用品类化妆品;花露水、香水精、爽身粉等卫生用品类化妆品 |
8 |
技术服务 |
专业技术服务业、研究与实验开发、技术交流与推广服务业、地址调查业 |
9 |
现代物流 |
运输、代理、仓储、装卸、加工、分拣、配送等综合服务,并有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 |
10 |
信息服务 |
数字服务、数字内容、电信和计算机服务、其他信息传输服务和软件业 |
11 |
会展服务 |
文旅会展、农产品会展、创意会展、商业会展、赛事会展等 |
12 |
金融服务 |
保险业、银行业、证券业等金融活动 |
13 |
商务服务 |
企业管理服务、广告、知识产权服务、专业中介服务、法律服务、咨询与调查、市场管理、旅行社等商务服务 |
14 |
节能与环保服务 |
节能服务:节能技术和产品推广服务/节能咨询服务;环境与污染治理服务;回收与利用服务 |
15 |
生产性租赁服务 |
融资租赁服务,金融租赁服务;实物租赁服务:汽车租赁、农业机械租赁、建筑工程机械与设备租赁、计算机及通讯设备租赁 |
16 |
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服务 |
人力资源管理:职业中介服务、劳务派遣服务、其他人力资源服务;职业教育和培训:职业初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学校教育、职业技能培训 |
高铁生态城新兴产业集聚区产业应当符合国家、市、县产业发展政策,符合环评规划的有关规定,契合全县制造业产业体系发展目标。产业导入应以产出强度高的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为重点,以集聚化、绿色化、数字化产业为方向,严禁高能耗、高污染项目入园。基于县内自身产业实力和供需条件,以及县外渝东北、重庆主城等地产业发展情况,提出当前奉节县高铁生态城新兴产业集聚区需限制或禁入的产业门类,详见表1-3。
表1-3 奉节县高铁生态城新兴产业集聚区产业禁入限制
序号 |
产业 |
门类 |
1 |
工程机械 |
电气装备制造、化工装备制造、地质装备制造、岩气开采装备、玻璃机械设备、都市专业设备制造、输变电装备制造业,内河船舶、大吨位锻压设备、中小型游艇、特种船舶及配套、船舶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2 |
汽车 |
物流车、专用车,中高端燃油轿车、SUV(运动型多用途汽车)、MPV(多用途汽车)等乘用车,大马力牵引车、重型工程车、中高端皮卡、中高端轻卡等商用车,旅居车、冷链运输专用车、环卫车、固废储运车、医疗救护车、工程作业车、防弹车等改装车 |
3 |
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 |
超高活性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及制品、碳纤维材料、陶瓷纤维、发超细纤维、耐碱纤维、竹木纤维、轻量化材料、功能性膜材料、膜材料 |
4 |
先进有色合金 |
电子、汽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用新型高强、高韧、耐蚀铝合金材料及大尺寸制品,铝镁合金、高强钢、不锈钢、铜合金带材 |
5 |
钢铁 |
高品质绿色建筑用钢、汽车用钢、优特钢、高端不锈钢制品等,无缝钢管、螺旋焊管、高强钢筋、钢绞线、特种线缆、胎圈钢丝 |
6 |
化工 |
高纯试剂、电子特气等电子用化学品;水性涂料、高固体涂料、粉末涂料、高性能防腐涂料等环境友好型涂料;功能添加剂、水处理剂等 |
7 |
绿色建材 |
混构件设计、建筑装修一体化、新型建筑骨料、铜材、铝材、锰钡、专用水泥、大理石、页岩陶粒、干混砂浆、碳酸钙粉、碎石、商品混凝土、装配式建筑、饰品装饰、包装材料、砌块墙板、发光材料、木材加工及家具,高档建筑卫生陶瓷、工业陶瓷、工艺陶瓷;节能玻璃、电子玻璃、交通装备用玻璃 |
8 |
再生资源 |
再生铝、再生铜、再生锌、再生铅、短流程炼钢等 |
当前奉节县工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链条薄弱、产业研发能力不强、产业结构矛盾等问题仍然突出,为进一步确定高铁生态城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按照产业导入和产业限制分析总结,提出未来具体可发展的重点产业包括数字经济、商贸物流、文创产业、智能装备、总部经济、楼宇经济、会展经济、战新经济等九大类,推进奉节县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工业经济聚集力,详见表1-4。
表1-4 奉节县高铁生态城新兴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产业
序号 |
产业 |
发展方向 |
发展必要性 |
1 |
数字经济产业 |
围绕数据处理加工、云服务、数字内容、数字产品制造业等数据产业业态,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 |
是奉节县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步伐,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发展需要 |
2 |
智能装备产业 |
围绕智能消费品、老年穿戴装备、旅游装备等装备产业业态,推动产业智能化、装备智造化,打造绿色低碳、生态完备、特色明显的智能装备产业链 |
是奉节县优化工业产业结构,推动工业创新升级,布局高端装备、智能装备的迫切需求 |
3 |
商贸物流产业 |
针对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电商物流、冷链物流、应急物流等全县专业性物流缺失环节,进行错位补充、短板补全,协同推进电子商务物流、农产品电商发展 |
是奉节县打造渝陕鄂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完善全县物流链条缺失环节的迫切需要 |
4 |
文创产业 |
围绕“峡江、三国、夔州、诗歌”等特色文化元素,运用VR等数字化手段,打造富有奉节特色的文创场景、文创产品或文创商品 |
是奉节县构建文化创造性发展新图景,不断推进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迫切需求 |
5 |
总部经济产业 |
通过发挥高铁通车运营和全县开放平台功能效益,重点参照重庆主城区县总部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引进高层次全球化市场主体,发展探索发展总部贸易、转口贸易 |
是奉节县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增强高铁经济辐射作用的迫切需求 |
6 |
楼宇经济产业 |
通过完善楼宇商务功能和配套服务,吸引渝东北科研服务、设计咨询、检验检测等企业入驻,积极引进一批大中型专业设计企业和设计配套的小微企业入驻 |
是奉节县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创新内生动力的迫切需求 |
7 |
会展经济产业 |
依托高铁新区等交通优势,谋划建设博览会展、演艺赛事等专业会展场馆,同时增加已有体育场馆和开放平台的会展功能,打造集会议、展览、酒店、商场为一体的高铁会展区 |
是奉节县提高县内重点产业、产品品牌影响力,深化国际品牌交流合作的迫切需求 |
8 |
战新经济产业 |
通过进一步谋篇布局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环保产业等战新产业,力争在若干前沿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
是奉节县进一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必经之路 |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机遇,贯彻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全县“1239”发展思路,以基本建成长江经济带上的绿色生态强县和区域性功能中心为牵引,坚持“两大主线、四大理念、三大定位、六大目标”,努力将新兴产业集聚区建设成为带动全县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在全县着力建设“一枢纽、三中心、N高地”中发挥支撑引领作用。
——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主动适应现代产业在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动力、体制机制等方面的系统性变革,聚焦“高质量、供给侧、智能化”深度发力,全力抓招商、抓项目、抓要素、抓服务,打造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
——以推动产业绿色发展为主线。尊重自然规律,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基本理念,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着力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努力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筑牢三峡库区腹心绿色生态屏障。
数字智能化。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发展数字产业,着力培育数字经济,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推动制造业、服务业等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高铁生态城产业园区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产城融合化。推进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空间整合,努力做到“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引导产业发展与人口集聚相协调、资源利用与城市建设相适应,构建产业、生态、人居功能复合的发展空间。
四宜高端化。以宜居、宜业、宜创新、宜投资为着力点和关键点,提供高品质的生活环境,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构筑孵化创新的发展空间,搭建全面开放的合作平台,加速集聚项目、企业、人才、资金、信息等高端要素和资源。
园区景观化。遵循绿色发展主线要求,按照新型现代园区建设的要求,“以绿为主”彰显自然生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依山就势”突出和谐相处,提升产业园区形象、突出产业特色、弘扬产业文化。
——郑万沿线高铁经济高质量发展样板区。依托高速铁路的综合优势和奉节文化旅游品牌优势,发挥高铁网络的“磁石效应”,着力构建三峡库区特色产业集群,构建“一园三区”产业发展格局,承接先进地区产业转移,集聚资本、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消费群体、消费资料等消费要素,促进高铁沿线人员、物资、信息的流通和共享,助推产业、旅游、文化等领域深层次的交流合作,让高铁生态城成为经济发展新增长极。
——三峡库区产城景融合发展示范区。抢抓全市推进奉巫巫三地打造高峡平湖文化风景带、诗词歌赋文化带、长江三峡黄金旅游核心带历史机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创新区域开发模式,实行差异化定位、场景化设计、高质量运营,加快功能状态、产业业态、建筑形态、自然生态“四态”协调,实现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配套完善,形成功能复合、疏密有度的城市空间,打造产城景融合发展新样板。
——长江经济带两化先行展示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利用生态理念和现代技术,推行“绿色、循环、低碳”的生产方式,聚焦数字经济、商贸物流、智能制造、文创产业等重点领域,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探索生态价值转化机制,促进生态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加快构建高效分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相互融合的现代生态产业体系,打造长江生态发展示范样板。
到2025年,枢纽门户优势持续显现,“数字+”“互联网+”融合发展持续深入,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初步构建,产、站、城融合的高铁枢纽基本建成,生态优美、产城融合、智慧宜居、健康活力的高铁生态城产业集聚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为奉节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建成经济发展“新引擎”。产业空间布局逐步优化,要素资源保障支撑有力,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快递物流、仓储冷链等产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产业发展创新能力不断增加,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建成两化融合“新名片”。“生态+”发展模式持续深入,特色产业不断壮大,生态优势稳步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成熟,最大限度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在产业生态化上作出示范。
——建成数字智能“新标杆”。“数字+”“互联网+”融合发展持续深入,智慧交通、智慧园区、智慧楼宇等全面推进,现代化智慧城市管理体系初步构建,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山水生态城市基本建成。
——建成城市建设“新战场”。“山水之城、美丽之地”观念深入人心,“宜居宜业”美丽江城的新型城镇化要求深入贯彻,“城市向西”这篇文章稳步打响,高铁生态城高标准建设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不断完善,打造“城市会客厅、形象展示地”。
——建成协作开放“新平台”。外畅内联交通体系网络更加健全,枢纽门户优势持续显现,与草堂、朱衣等组团协同联动,与周边地区和城市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升,城站融合的高铁枢纽功能区基本建成,不断增强“三峡门户”的辐射和影响力,助力奉节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长江三峡第一旅游目的地。
——建成产城融合“新窗口”。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联动发展格局不断彰显,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同步共生,城市建设与特色产业深度融合、社区建设与生态宜居相融相生发展,高质量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更加优质均衡。
到2035年,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动能更加强劲,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现代产业为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地位不断凸显,以大数据智能化促进产业转型取得显著成就,在区协调发展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表2-1 新兴产业集聚区产业发展指标体系
指标 |
序号 |
指标名称 |
2025年 |
2035年 |
备注 |
分类 | |||||
总量规模 |
1 |
园区总产值(亿元) |
85 |
200 |
根据1+3+N产业体系预估,产业规模参照周边区县产业发展规模预估。 |
2 |
产出强度(亿元/平方公里) |
24 |
55 |
根据园区面积及总产值目标测算 | |
3 |
亩均年税收(万元) |
20 |
60 |
根据产业总产值测算 | |
4 |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30 |
40 |
奉节“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达到46.5%,产业集聚区作为全县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区,现代服务业占比要超过全县平均水平 | |
5 |
税收收入(亿元) |
5 |
15 |
按年均6%增速预测。 | |
创新引领 |
6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 |
3 |
5 |
全县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规划提出的R&D投入强度达到3.8%,产业集聚区作为全县创新发展主战场,应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
7 |
“上云上平台”企业数量 |
20 |
50 |
全县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新增45家 | |
8 |
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数量(家) |
5 |
30 |
全县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新增12家 | |
9 |
累计培育科技型企业数量(家) |
100 |
500 |
全县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新增400家 | |
高端集聚 |
10 |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家) |
5 |
30 |
全县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新增18家 |
11 |
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 |
40 |
60 |
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2025年达到35%,产业集聚区作为全县 | |
津高质量发展的先锋队,应达到全市平均水平 | |||||
12 |
十亿级企业数量(家) |
2 |
10 |
相关资料数据 | |
数智转型 |
13 |
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20 |
40 |
全县“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10%,产业集聚区作为数智化转型示范区,应该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
14 |
新增市级数字车间和智能工厂(个) |
10 |
50 |
全县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新增15家 | |
15 |
关键工序数控化率(%) |
65 |
80 |
全市制造业“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目标 | |
绿色发展 |
16 |
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率(%) |
[-16] |
[-40] |
全县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规划 |
17 |
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水耗下降率(%) |
[-20] |
[-45] |
全县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规划 | |
18 |
零碳示范园区数量(个) |
0 |
1 |
重庆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实现2030年前二氧化碳达峰目标,建设一批零碳示范园区,奉节应先行示范 | |
产城景融合 |
19 |
配套用房占比(%) |
15 |
20 |
相关资料数据 |
20 |
绿化面积覆盖率(%) |
20 |
30 |
相关资料数据 | |
21 |
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
2 |
6 |
根据人均产值测算 |
注:——表示暂未收集到或之前无相关数据统计;[]内为规划期累计数
顺应国家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发展趋势,结合奉节县着力培育壮大的六大产业集群,发挥高铁片区资源集聚优势,着力推动大数据智能化创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以1个首位产业[1],2个主导产业,N个特色产业的“1+2+N”的产业体系。
图3-1 “1+2+N”的现代产业体系
1.数据服务
依托郑万高铁人流、信息流聚集优势,充分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把高铁生态城打造成为大数据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数据采集、数据标注、数据清洗、数据审核、数据安全、算力服务等大数据产业,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依托百度智能云(奉节)人工智能基础数据产业基地、罗普特大数据产业基地,加快突破数据采集、存储、处理等关键技术,强化大数据技术自主创新。培育壮大大数据市场主体,建立健全数据要素市场机制,鼓励各类企业参与要素交易平台建设,优化大数据公共服务,提升企业数字化水平。完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大数据安全顶层设计和政策法规建设,推进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开展大数据安全评估,推动数据产业健康发展。到2025年,建成10万平方米大数据产业楼宇,引进培育大数据企业40家以上,产值达到20亿元。展望2035年,引进培育大数据企业60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形成吸引从业人员5000人、产值30的区域性大数据产业高地。
表3-1 数据服务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和实施路径
重点领域 |
实施路径 |
数据采集 |
重点发展各类传感设备和采集技术,着力推动无线射频识别、近距离无线通信、二维码、摄影摄像设备、可穿戴设备的普及应用。鼓励制造业企业和商业机构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合法合规采集数据,培育引进面向医疗健康、环境监测、智能家居等领域的传感器设备生产企业,加快全县数据采集产业发展。 |
数据存储 |
重点发展大容量、高效率、小体积等存储设备,提升存储设备容量、读写性能、可靠性和扩展性,加强对存储核心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加快数据存储应用示范及商业模式的探索。加快引进相关研发类企业,研发制造数据存储产品,积极研发大容量存储设备及存储器芯片。 |
数据处理 |
重点发展数据清洗、脱敏、分析、建模、可视化等业务活动,培育和引进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大数据企业,推动企业、第三方机构对政府公共数据以及各类市场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应用。加快发展面向大数据分析的在线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图像理解、语音识别、空间分析、基因分析和大数据可视化等数据分析服务。 |
数据安全 |
重点发展数据建立技术研发与应用,以提升行业数据质量和降低数据交易流通难度为导向,打造由组织体系、标准体系、流程体系、技术体系和评价体系组成的数据监理体系。 |
2.软件信息
顺应全市以及全县新一代技术产业发展方向,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主线,鼓励发展软件信息产业,积极引进一批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中小型软件企业,打造全县数字经济发展新支点。积极打造软件产业孵化平台,鼓励企业研发基础软件、应用软件等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强化高端软件服务供给能力,促进传统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信息技术咨询和应用、设计开发等传统信息技术的转型升级,加强面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的软件开发和应用推广,加强面向税务、政务、公安、交通、金融、医疗、教育等行业的软件开发和应用推广,加强技术、人才和资金优势资源聚集,深化打造软件外包服务生态群。到2025年,引进培育软件信息企业8家以上,建成产值突破10亿元的区域性软件信息产业中心。展望2035年,区域性软件新兴产业中心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产值突破15亿元。
表3-2 软件信息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和实施路径
重点领域 |
实施路径 |
基础软件 |
大力引进一批发展操作系统、云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嵌入式软件等自主基础软件的企业,鼓励企业开发数字模型、仿真设计、测试验证等软件工具。推动操作系统与数据库、中间件、办公套件、安全软件及各类应用的集成、适配、优化。开发数据备份、灾难恢复、工业控制系统防护等安全软件产品和服务。 |
应用软件 |
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示范应用,引进培育一批行业应用软件企业,发展工业控制、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政务等方面的应用软件及一体化解决方案。 |
工业软件 |
瞄准重点突破工业软件,引进一批工业控制软件企业,研发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仿真、计算等工具软件,大力发展关键工业控制软件,加快高附加值的运营维护和经营管理软件产业化部署。 |
软件外包服务 |
强化软件及信息技术集聚区建设,强化楼宇载体与产业布局的融合,结合软件应用和软件外包产业需求增多的趋势,促进技术、人才和资金等优势资源聚集,打造以大数据智能化技术为核心的软件外包服务集群。 |
3.数字内容
依托奉节诗词文化、三国文化、三峡文化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突破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全息成像、裸眼三维图形现实、交互娱乐引擎开发、文化资源数字化处理、互动影视等核心技术,创新数字内容产品,打造优秀城市IP集群。做大做强数字动漫游戏产业,推动网络文学、动漫游戏、影视音乐等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数字出版,推进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融合向纵深发展,发展数字教育、知识服务、按需出版等新兴出版服务模式。以文化创意内容为核心,突出科技支撑和价值引领,加快推动数字技术进行创作、生产、传播和服务,激发数字文创产业发展活力。到2025年,引进各类数字内容企业10家以上,推出特色鲜明、丰富多元的数字内容产品系列,产值突破5亿元。展望2035年,数字内容产业已成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增长级,产业产值突破10亿元。
表3-3 数字内容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和实施路径
重点领域 |
实施路径 |
数字文体 |
挖掘奉节历史底蕴、文化内涵,围绕诗词文化、三国文化、三峡文化等创作高品质数字文化IP精品,打造全县特色文化网络名片,为影视、动漫等行业提供源头服务。结合新国民特征研究,开发创作一系列以“诗”和“橙”文化主题的特色文化产品。依托奉节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数字创意与融合服务等现代文化娱乐产业。 |
数字艺术 |
大力发展数字艺术展示产业,发挥数字艺术高互动性、高应用性、高融合性的特点,拓展数字艺术展示应用场景和市场空间。推动数字艺术展示与高铁生态城的公共空间、公共设施、公共艺术相结合,与智慧旅游、城市综合体相结合,引进和培育一批数字艺术展示品牌活动,打造一批沉浸式数字艺术体验场景。大力研发数字艺术呈现技术,提升艺术展演展陈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应用水平。 |
数字影视 |
鼓励短视频优质内容生产,充分利用奉节大山大水等风景资源,培育壮大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短视频产业主体。建设直播电商产业基地,打造网络直播孵化器和网络主播结算平台。深入挖掘民间故事资源,推动经典民间故事动漫选题创作。创新网络表演、网络视频等领域数字内容产品,搭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数字文创共性技术服务平台。 |
数字音乐 |
鼓励发展一批具备科技创新能力的音乐或视听企业。支持音乐企业与知名短视频平台合作,运用“音乐+科技”模式打破传统消费场景和市场壁垒,推动音乐产业技术进步、融合创新、业态升级。支持音乐产品生产消费与网络社交、互动视频、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大力开发新兴的数字音乐产品服务。 |
1.智能装备
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庆市智能装备产业发展承接点和留白点,以智能消费品、老年穿戴装备、旅游装备为发展重点,积极引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遵循智能化、集成化、个性化发展原则,打造绿色低碳、链群完善、生态完备、特色明显的智能装备产业园。力争到2025年,智能装备产业规模达到25亿元,展望2035年,产值突破45亿元。
(1)智能消费品
面向居民消费和行业应用对智能化、交互式电子终端产品需求,依托全市在计算机、手机、白色家电等领域技术、生产能力等方面综合优势,推动传感器、通信模组、控制系统等组件在产品中植入,以“功能多样、智能互联”为方向,利用智能产业发展释放的技术红利,引导家居行业与集成电路、智能终端、软件信息等智能产业开展技术合作,培育发展以智能家居和消费类电子为代表的智能消费品。力争到2025年,智能消费品产业产值突破15亿元,展望2035年,智能消费品全面普及,产值突破25亿元。
表3-4 智能消费品重点发展领域和实施路径
重点领域 |
实施路径 |
智能家居 |
培育壮大智能家居产业,加快引育高端家具品牌家电等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推动家居行业与集成电路、智能终端、软件信息等智能产业开展技术合作,发展智能安防、智能家具、智能照明、智能洁具等产品。 |
消费类电子 |
结合旅游提档升级契机,加大相关龙头企业的引入,推动智能户外运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以智能运动手表、智能健康手环、眼镜、头箍、服饰等为重点,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市场竞争力。 |
(2)老年穿戴装备
以老年人消费需求不断升级为契机,抢抓大健康产业市场,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加快完善老年用品标准,支持新兴材料、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科技在养老服务领域深度集成应用与推广。引导支持相关行业、企业围绕健康促进、健康监测可穿戴设备、慢性病治疗、康复护理、辅助器具和智能看护、应急救援、老年益智类玩具游戏、情感陪护机器人、旅游休闲等重点领域,推进老年人适用产品、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争到2025年,老年穿戴用品产业产值达到5亿元,展望2035年,产值突破10亿元。
表3-5 老年穿戴用品重点发展领域和实施路径
重点领域 |
实施路径 |
老年生活用品 |
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的龙头企业,打造一批产业链长、覆盖领域广、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产业集群,广泛开发满足老年人衣、食、住、行等特殊性需求的老年生活用品。 |
智慧健康养老产品 |
针对老年人康复训练、行为辅助、个性化照顾、健康理疗和安全监护等需求,加大智能假肢、机器人等产品应用,加快推广社区居家互动式智慧健康养老平台应用。 |
康复辅助用品 |
推动认知障碍评估和训练、精神沟通训练、老年人能力评估等健康促进类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强化人工智能、脑科学、虚拟现实、可穿戴等新技术在健康促进类康复辅助器具中的集成应用。 |
(3)旅游装备
紧紧围绕唱响“三峡之巅 诗橙奉节”核心品牌,持续依托秀美风光和厚重人文资源,围绕体育、旅游、健身等消费市场,以户外骑行、冰雪运动、救援器具、洞穴探险等小型户外运动装备为重点,引入生产碳纤维类、智能可穿戴装备等科技含量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户外运动产品,大力培育旅游装备产业,着力打造旅游装备产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引进3-5家户外运动装备产业骨干企业,产值达到5亿元,展望2035年,户外运动装备产业骨干企业达到20家以上,产值突破10亿元。
表3-6 旅游装备重点发展领域和实施路径
重点领域 |
实施路径 |
户外骑行装备 |
以山地骑行为卖点,围绕山地自行车、摩托车及配套产品,引进相关企业,做大户外骑行装备产业 |
冰雪运动装备 |
探索建立以冰刀、雪板、冰壶为主的冰雪运动装备和以索道、魔毯、造雪制冰设备为主的冰雪场地装备产业体系。 |
救援装备 |
围绕救援气艇、冲锋舟、照明灯等供电设备领域,以科技武装、高效救援装备能提升整体应急救援能力。 |
探险装备 |
围绕救帐篷品类、专业登山杖、吊床、专业鞋服等装备,不断提升研发设计创新能力与产品科技性能。 |
2.现代服务业
坚持以全局谋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瞄准高端、放眼全国、聚焦前沿,坚持引进和培育并举、增量和提质并重,加快聚集全国现代服务业领军企业、创新机构和高端专业人才,打造服务全县经济发展新动能,力争到2025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5亿元。展望2035年,现代服务业市场化、社会化、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服务业区域辐射力和影响力明显提升,现代服务业增加大突破40亿元大关。
(1)现代物流
围绕全县“一枢纽两基地四园多点”总体布局,依托奉节高铁对外优势,引进汇聚一批具有区域供应链资源整合和调配能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重点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仓储中心及网点,补足区域控温贮藏、冷藏加工、冷藏运输配送和冷藏品销售等缺失环节,促进全县冷链物流全产业链功能完善,协同优化提升城乡配送功能、配送线路,降低城乡物流配送成本,提升城乡物流运输效率,打造高铁生态城现代物流枢纽。力争到2025年,进一步健全全县现代物流体系,补齐冷链物流、共同配送、农村物流等缺失环节,现代物流产业产值达到10亿元。展望2035年,社会化、专业化物流产业链和价值链持续拓展,物流信息化、标准化、网络化、智慧化水平全面提升,产值突破15亿元。
表3-7 现代物流重点发展领域和实施路径
重点领域 |
实施路径 |
货运物流 |
加快建设渝陕鄂交界地区仓储物流集散中心,配备现代化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及物流设施设备,充分发挥高铁交通枢纽优势,对接市场经营商品储存、运输、装卸、搬运等需求,辐射服务渝陕鄂区域。 |
冷链物流 |
重点发展仓储型冷链物流,完善全县冷库体系,推进冷库资源分布均衡、制冷技术提高、仓储设备更新。适当发展运输型冷链物流,以发展货物低温运输业务,涵盖干线运输、区域配送以及城市配送等业务。适当发展配送型冷链物流,以引育配送型企业为主,从事城市低温仓储和配送一体业务。谋划发展综合型冷链物流,发展以低温仓储、干线运输以及城市配送等的综合业务。谋划发展供应链型冷链物流,以采购到终端整个过程提供低温运输、加工、仓储、配送服务。 |
城乡物流 |
重点围绕集中区域日用品、家居、食品、冷链等领域统一物流配送需求,打造城市配送集中运作和组织设施。协同发展共享物流模式、集中配送、夜间配送、分时配送等先进物流组织方式发展,实行主干与分区结合、连锁共同配送、异业协同配送。 |
智慧物流 |
支持物流企业建设智能化立体仓库、应用智能化物流装备,加大无人车、无人船、无人机等智能载运工具的应用,鼓励RFID等技术在医药、集装箱、冷链、不停车收费系统等领域集成应用,提升仓储、运输、配送、分拨、分拣、包装等作业效率。开展网络货运试点工作,探索发展无人机、无人车配送、共享集装箱等新模式。 |
(2)电子商务
依托高铁片区对外通道便利,引进培育一批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和创业带头人,深化电子商务在农业、制造、服务、开放领域融合创新发展,拓展数字商务新场景,畅通特色农产品线上销售渠道,构建物流快递、人才培养、产品上行、电商平台和电商服务“五大体系”,唱响“三峡好礼”电商品牌,促进全县产业数字化发展。力争到2025年,引进1-2个电子商务企业总部,打造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电子商务产业产值达到5亿。展望2035年,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电商平台更加健全,人才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8亿元。
表3-8 电子商务重点发展领域和实施路径
重点领域 |
实施路径 |
农产品电商 |
重点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推进奉节县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各环节高效协同和产业化运营中的作用,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和网络营销,建立适应农产品网络销售的供应链体系。 |
制造业电商 |
重点引导奉节县农产品加工、节能环保、生物医药、装配建筑等制造企业对接用户个性化需求,发展按需生产、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用户直连制造(C2M)等新模式,贯通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全流程。 |
跨境电商 |
重点建设跨境电商O2O体验店,利用智能体验终端进行海外商品的陈列和展示,主要展示海外直购平台上架的商品。协同推动企业融合直播电商、社交电商、产品众筹、大数据营销等多种方式,建立境内境外联动的跨境电商营销体系。 |
(3)专业市场
以完善全县大市场体系为目标,依托高铁地域优势,瞄准奉节县家居、建材、农产品、电子商务等消费市场需求,谋划建设符合高铁区域发展导向和全县专业市场发展布局的专业市场,推动专业市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升特色商品交易市场辐射能力,促进全县形成物流便捷、标准互认、产能互补、市场共享的高水平专业市场发展局面。力争到2025年,打造一类或一批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小商品批发交易市场,专业市场产业实现5亿元产值。展望2035年,专业市场集群集聚效益更加凸显,专业市场产业收入突破7亿元。
表3-9 专业市场重点发展领域和实施路径
重点领域 |
实施路径 |
农产品交易市场 |
重点发展脐橙、木本油料、中药材、桑蚕、烟叶等奉节县目前已有较好基础的农产品交易,加快挖掘发展生猪、山羊、白茶、小水果、花椒、水产品等产品交易,联合推出“奉节好礼”农产品系列。 |
农产品资源交易市场 |
立足全县农业产业生产需求,聚焦农特产品种子、肥料、农业机械等生产资源,打造服务全县辐射周边的农产品资源交易市场,为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坚实保障。 |
文创产品及小商品批发交易市场 |
重点以全县知名文创产品,打造集文化创作、文化内容、艺术音乐、诗歌画集为产品链的文创产品交易市场。补充全县眼镜产业以及文化产品,以镜架、镜片、成镜、表面处理等配套产业及洗眼液、滴眼液、护眼仪等眼健康产品,打造集产品展示、产品销售、产品设计于一体的专业市场。加快发展日用品交易、酒店用品交易、劳保用品交易等。 |
(4)文创产业
实施文创产业核心载体建设工程,规划建设奉节文创产业园,培塑专业化、特色化的比较优势,打造全县文创产业发展主承载、要素资源引力场、产业集群的生态圈。深入挖掘“峡江、三国、夔州、诗歌”等特色文化价值,注重旅游纪念品创意设计开发,推出夔梳、夔州古木、眼镜、三峡奇石的文创商品,以“工匠精神”积极申报一批驰名商标。加强文创场景开发,以奉节天坑、长江三峡、茅草坝滑雪场、夔门古城等自然景观为载体,运用VR等数字化手段,开发策划“飞跃奉节”等项目,促进文创与旅游融合发展。加大文创产品宣传推广力度,通过微信、微博、直播等方式等开展富有魅力的文创产品宣传,同步积极与海内外文化和旅游机构账号开展联动宣传,持续延长文创产业链。到2025年,引进培育文化企业30家,文创产值达到5亿元。展望2035年,附加值高、原创性强、成长性好的现代文创产业体系更加健全,文创产值突破10亿元。
表3-10 文创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和实施路径
重点领域 |
实施路径 |
文创产品研发 |
引进文旅龙头企业,围绕奉节诗词文化、峡江文化、三国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塑造特色文创IP,设计奉节文创主题形象,加强系列文旅产品研发,推出“夔州好礼”文创产品体系。 |
文创场景开发 |
加强大数据智能化技术应用,引进大型全息设备,创新交互体验应用,开发推出“云旅游”“情景旅游”“角色旅游”等数字旅游新场景。 |
文创品牌宣传推广 |
在传统的景区旅游纪念品销售点和高铁站的候车室,以及城市商业中心的商业街区或大型商场内设置文创产品宣传展示柜,布局数字文旅体验设备,举办各类文创展览和品牌活动,唱响“诗橙奉节”主题形象,提升奉节文化旅游吸引力和影响力。 |
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立足园区资源禀赋及产业发展需求,创新经济发展形态,加快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构建产业服务体系,为园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展望 2035年,特色产业产值达到60亿元。
引导发展总部经济。发挥高铁通车运营和全县开放平台功能效益,积极引进高层次全球化市场主体,支持国内外大型企业来奉设立综合总部、地区总部和功能总部,形成具有辐射带动力的商务中心和总部经济发展集聚地。推进制造业企业生产环节与市场营销、资本运作、技术开发、战略管理等具有总部功能服务环节分离,鼓励国内外大型企业设立研发中心、结算中心、数据中心、业务处理中心、采购中心、物流配送中心,逐步形成一批市场前景广阔、规模效益明显的优势总部企业。积极引入银行、保险、证券等机构落户入驻,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普惠金融、金融科技、消费金融等创新金融业态,利用区块链、物联网等现代科技赋能传统金融转型升级,探索建设一站式综合型金融服务平台。探索发展总部贸易、转口贸易,探索跨境电商支付和结算业务,打造双向开放的区域性服务贸易聚集区。到2035年,总部企业数量达到50家以上,金融服务机构达到10家以上,总部经济产值突破10亿元。
表3-11 总部经济产业发展重点
重点领域 |
实施路径 |
金融服务 |
积极吸引银行、保险及非银金融机构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发展融资租赁机构、商业保理公司、股权投资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总部。 |
商务总部 |
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设立区域总部,加强文体娱乐、时尚消费、国际家居等零售企业总部,引进全国性文旅公司区域总部、文旅品牌运营总部等,重点发展会计、审计、评估、法律、广告、咨询、策划等高端商务服务总部。 |
贸易总部 |
重点引进国际贸易、跨境电商等跨国公司区域总部、国内企业总部,形成以国际贸易为主导、上下游相关配套产业集聚发展的格局。 |
创新发展楼宇经济。完善楼宇商务功能和配套服务,吸引渝东北科研服务、设计咨询、检验检测等企业入驻,打造奉节楼宇经济新地标。加强与全市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服务机构合作,立足全县主导产业发展需求,以企业研发机构为依托,以产学研合作项目为纽带,建设一批科技服务平台,大力发展专业技术服务、科技金融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科技信息交流等科技服务业。加大高端咨询服务机构和高层次咨询设计服务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积极引进一批大中型专业设计企业和设计配套的小微企业入驻,以工程咨询、智慧城市等领域为重点,推动设计产业高端化、专业化、集群化发展。创新培育一批融合分析试验、标准研制、技术研发、培训咨询等多功能的检验检测服务机构,探索建设天然气开发利用、眼镜等产业标准化测试中心,发展面向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的观测、分析、测试、检验、标准、认证等服务。到2035年,建成标志性楼宇5栋以上,入驻企业100家以上,楼宇经济总产值突破15亿元。
表3-12 楼宇经济产业发展重点
重点领域 |
实施路径 |
科技服务 |
重点围绕全县主导产业布局,加强与国内为重点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共建重点实验室,为企业关键技术研发突破提供技术支撑。 |
咨询设计 |
聚焦全县产业发展重点方向,布局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广告设计、工程咨询、策划规划、法律咨询、会计审计等咨询设计产业。 |
检验检测 |
以产品质量检测、产品安全检测、产品品质认定等为重点方向,围绕眼镜、食品、智能设备等重点产业,引进权威检验检测机构,完善园区功能。 |
加快发展会展经济。依托高铁新区等交通优势,高水平建设以博览会展和演艺赛事为主的专业会展场馆,完善会展场所周边住宿、餐饮、娱乐等配套服务,提升办展参展服务体验,打造集会议、展览、酒店、商场为一体的会展核心区。做大做强品牌展会,坚持自主培育与积极引进相结合,积极参加智博会、西洽会、西旅会等大型会展,大力引进国际展览业协会(UFI)会员大会等国际性展会活动。积极发展“双线会展”,借助线上会展打造全天候在线的会展服务新平台,将互联网与线下会展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双线”优势,在全面提升产业效率、运营模式的同时,创新数字化会展经济形态。按照会展业向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方向,引进和培育会展龙头企业,唱响本土会展品牌,打造区域会展中心。到2035年,每年稳定举办大型会展活动10次以上,培育自有会展品牌5个以上,会展收入突破10亿元。
表3-13 会展经济产业发展重点
重点领域 |
实施路径 |
农业会展 |
围绕脐橙、脆李、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积极举办长江三峡特色农产品展销博览会,创建“三峡好礼”会展品牌,为周边区县农产品展销提供会展服务平台。 |
文旅会展 |
依托奉巫巫得天独厚的文旅资源禀赋,积极举办诗词文化、三峡文化、巫文化、神女文化、盐文化等文旅专场会展活动,结合文化宣传、文化体验、文创产品,唱响“三峡文旅黄金三角”特色品牌。 |
商贸会展 |
加强与全市龙头企业合作,积极举办家电下乡、汽车展销、特色五金、智能产品、绿色建材等主题商品展会,促进商品“走出去、引进来”,助力本地龙头企业拓展销售渠道。 |
超前布局战新经济。围绕“优中培精”“有中育新”“无中生有”三大路径,超前谋划支撑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谋篇布局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环保产业等战新产业,力争在若干前沿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打造全县产业先导试验区。加强新型墙体材料、高效节能保温材料、轻量化车厢体等新型环保建材产业的设计研发。围绕“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布局,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和在软硬件产品植入渗透,前瞻布局物联网、云计算等下一代信息网络等未来产业。加强中药保健品、功能性食品的研究和开发,加快重组蛋白药物、高性能影像设备、免疫治疗等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推进智慧诊疗、健康管理、生物安全治理等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开发推广高效节能、先进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积极推进和污水处理、固废处理、大气环境治理等技术应用。到2035年,战新产业引领带动作用初步显现,成为引领全县高质量发展的主导力量,战新产业总值突破25亿元。
表3-14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
重点领域 |
实施路径 |
新材料 |
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高分子材料、绿色建筑材料、前沿新材料等,推进高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超高模量透明聚酰亚胺薄膜工程化项目建设,建成新材料创新中心和技术转化中心。 |
新一代信息技术 |
聚焦“补芯、引屏、固网、强端、育器”,大力发展电子信息,重点发展物联网、汽车电子、智能终端、人机交互、工业制造等领域专业芯片。大力发展底层平台技术、区块链+金融、区块链+智能制造、区块链+供应链等领域,推动在技术框架、测评体系、应用规范、跨链互操作等领域形成一批技术标准和规范,打造区块链创新引领区。 |
生物医药 |
支持化学创新药、全新剂型及高端制剂、现代中药、先进制药设备以及数字化医疗等领域发展,推动人工智能辅助药物设计等瓶颈技术突破,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支持骨科植入类、血管介入类、神经外科等医疗设备、医疗耗材、医疗器械研发和引进。拓展药品生产企业在保健食品领域发展空间,发展功能性保健食品和饮品。 |
人工智能 |
重点发展智能终端,加快笔电、显示产业转型升级,攻坚突破5G终端设备、基站系统、网络架构及智能传感器领域。积极布局取得5G基带芯片授权的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车载终端、工业控制计算机等智能终端生产制造。加快发展智能白电、厨房卫浴、影音娱乐、家用安防、能源管理、环境控制等智能家居及可穿戴产品。 |
环保产业 |
重点发展监测预警技术装备、应急处置救援技术装备、高效节能技术装备、先进环保装备等,加强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安全节能环保服务业,健全安全应急物资生产保供体系和绿色生产消费体系,为建设韧性城市提供坚实保障。 |
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战略机遇,以数字经济为引领,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行业深度融合,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以智能装备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培育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新兴产业增长引擎,着力构建“一区”引领、“三片”联动、“多点”支撑等高铁生态城新兴产业发展格局。
深入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发展战略,做大做强百度智能云(奉节)人工智能基础数据产业基地、罗普特大数据产业基地,围绕“补链强链延链”,积极引进大数据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数据服务、软件信息、数字内容等大数据产业,建设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打造区域性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围绕“数字奉节”建设目标,以基础设施为支撑,以技术创新为导向,以产业融合应用为引领,深入同推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园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新动力。
依托奉节高铁生态城交通便利、生产要素集聚、营商环境优越等优势,加快布局智能消费品、老年穿戴装备、户外装备等产业,打造智能装备集聚片。立足奉节电商物流发展需求,引进汇聚一批具有区域供应链资源整合和调配能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持续完善仓储物流设施和专业市场建设,构建物流快递、人才培养、产品上行、电商平台和电商服务“五大体系”,打造电商物流集聚片。围绕全县“三峡之巅•中华诗城”大文化IP,推进文创产业园建设,发挥高铁生态城对内文化整合以及对外文化交流功能,开发推出“夔州好礼”系列文创产品,形成奉节文化产业展示窗口,打造文创产业集聚片。
聚焦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推进产业提级增效,创新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会展经济、战新经济“四大新经济”,因地制宜布局金融服务、科技服务、检验检测、咨询设计、创意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节能环保等战新产业,搭建一系列产业楼宇、基地、中心等重点平台载体,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战新产业加快布局,发挥点串线到面的作用,形成亮点纷呈、众星捧月的产业发展格局,夯实工业经济增长后劲。
图6-2 现代产业体系布局图
高效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围绕数字经济、智能装备、文创等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积极探索“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链条创新孵化培育模式,吸引更多优质创新创业项目落户集聚区,为集聚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围绕产业技术提升,加强与国内知名院企业合作,共建造科研基地、孵化基地、产业基地等产业集聚平台,转移转化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成长性产业,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积极推进智慧园区建设。加强智慧园区硬件设施建设,构建管理精细化、服务功能专业化和产业发展智能化服务网络,打造集管理机构、政务服务、政策咨询、便民服务、宣传展示及信息发布等功能于一体的统一入口和展示窗口,提升产业园区经济发展智能化服务能力,实现产业园区综合经济指标实时监测和经济运行动态研判。
加快构建数字化生态。抢抓重庆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机遇,积极向上对接专项资金、金融扶持政策,加强集聚区招商引资力度,集聚一批综合型、行业型、专业型、特色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面向不同场景的软件应用,促进产业与金融、物流、交易市场、社交网络等的跨界融合,构建“生产服务+商业模式+金融服务”的数字化生态,形成数字经济新实体。
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重点支持高端高质高新项目落户产业集聚区。支持领军企业做大做强,引育创建 1-3家龙头企业,在技术攻关、标准制定(修订)、品牌建设、人才招聘等方面给与重点支持。积极培育中小型企业,运用租金入股和股权投资等方式,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长潜力好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强化精准招商引资。针对东部地区、郑万高铁沿线城市等产业溢出城市,细分自身发展优势和短板,编制招商地图。加强与世界500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中央企业、独角兽企业等行业龙头企业有效对接,聚焦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优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单项冠军”开展专题招商,形成既有“大象军团”也有 “蚂蚁雄兵”的企业矩阵。积极参与博会、智博会、西洽会等国家级展会平台,开展成果展示、前沿技术研讨、项目对接洽谈等活动,提升产业聚集区的国内外知名度。
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支持企业瞄准先进标杆实施技术改造,推动企业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强化标准制定和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跟踪、评估、转化和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制定(修订),提高“奉节造”市场竞争力。加快打造区域特色品牌,积极引育发展一批知名度高、市场占有率高、竞争能力强的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支持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形成具有知识产权的名牌商标产品,不断提升品牌形象和价值。
推动产业绿色转型。探索建立企业绿色转型专项支持基金,支持企业更换绿色环保设备、高端先进设备,进一步提升绿色制造水平。引导、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重点用能设备升级替代,支持建设分布式能源中心等节能改造,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中的消费比例。统筹绿色低碳数据和工业大数据资源,推动数据汇聚、共享和应用,提升碳足迹、水足迹等追溯分析能力。
提升产业链整体绿色水平。加快发展绿色设计,积极引进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开展绿色设计产品自我声明或自愿认证,推广绿色材料、低功耗零部件和绿色包装,打造绿色设计产品示范区。积极创新绿色服务,引进培育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环境服务等专业化服务机构,做大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业态规模,提升绿色服务能力。探索建立园区绿色综合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碳中和登记公示、技术支撑、绿色金融、培训研究等服务。
探索打造绿色低碳园区。实施园区循环化、低碳化升级改造工程,率先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建设绿色示范工厂,实现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工厂绿色化模式。严格控制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工业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工业低碳技术推广应用,力争实现尽快达峰。
引育壮大领军企业。大力培育数字经济企业,综合运用研发准备金、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投入增量补助、重大新产品补助等普惠性财税政策,引进培育一批前景好、成长性强的数字经济企业。实施新兴产业集聚区 “龙头企业发展促进计划”, 建立潜力企业数据库,组织战略咨询、人力资源、公关策划等服务机构和金融机构、投资机构对龙头企业进行系统诊断,助推潜力企业发展壮大。力争到2025年,引进培育5-10家领军企业。
招引集聚高端人才。积极引进“高精尖”人才,针对新兴产业集聚区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制定紧缺人才目录,重点引进一批高级研发人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营销人才和创新团队。实施高层次人才“筑凤引巢”计划,建设各类专家工作站和返乡创业园,大力度推动乡情人才返乡创新创业,为在外人才投身家乡建设营造优良环境。加快建设区域人才资源服务中心,完善商务、生活配套服务设施,为高端人才和创新创业型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
优化完善政策支撑。保障土地资源配置,按项目建设需求全力做好各类重点项目及基础设施项目的土地供应工作。强化前瞻性政策储备,科学研判宏观环境发展形势,围绕高铁生态城新兴产业集聚区产业发展、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完善财税、土地、信贷、户籍、人才、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政策体系,推进重大战略资源聚焦、重点产业集群落地、重点项目开发实施。加强资金支持,扶持重点企业发行债券和上市,优先提供贷款,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着力分担企业的社会职能。
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围绕高铁片区综合运输网络,规划建设一批干线路、产业路,打通一批断头路,推进县城公共交通建设与片区相衔接,联通高铁综合换乘枢纽,加快补齐交通短板,提高路网互联互通水平,打造渝东北地区重要交通节点。加快储气站、变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现产业集聚区内道路、供水、供电、供气等“七通一平”。
完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5G与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发展,完善物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立4G和5G协同发展的移动物联网综合生态体系,建设云服务平台、大数据平台等区域服务平台。深入实施“光网·奉节”工程,推动新兴产业聚集区4G网络和广播电视宽带网络全覆盖,推进5G网络和千兆光纤布局和建设,优化网络结构,扩容网内和网间带宽,全面提升骨干传输网络的流量疏导能力和互通效率。
完善资源能源和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电气资源保障,实施园区供水、电网、天然气、综合能源加注站等建设工程,推动高铁片区可持续发展。加快提升区域环境卫生设施配套水平,建设园区圾收集房和垃圾压缩中转站,形成垃圾分类、收运、资源利用长效机制,力争将集聚区打造成为奉节“三宜”现代化的城市窗口。
建立规划目标责任制度,规划制定的重点指标、重点任务要纳入各部门和各科室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加快探索有利于推动产业发展的绩效评价体系,强化对结构优化、科技创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招商引资等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综合评价。管委会要加强规划实施情况的督促检查,定期梳理规划落实情况。
推动落实工业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企业不断加大安全投入和技术改造力度,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及装备,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加快实现高危环节机器换人作业,大力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坚决杜绝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址 |
建设性质 |
责任单位 |
建设规模及内容 |
总投资(万元) |
备注 |
合计 |
1290000 |
| |||||
一 |
基础设施项目(7个) |
203000 |
| ||||
1 |
园区路网建设项目 |
高铁生态城新兴产业集聚区 |
新建 |
县交通局、县城市管理局 |
项目全长19.8公里,其中城市次干路12公里,设计速度为30km/h,标准路幅宽度24米宽度。城市支路7.8公里,设计速度为20km/h,标准路幅宽度分为两种,分别为13.5m和12m。 |
96000 |
|
2 |
园区供水工程 |
高铁生态城新兴产业集聚区 |
新建 |
县水利局 |
新开工4万立方米/日水厂一座,DN700至DN200输水管道18.8公里及其他附属设施。 |
50000 |
|
3 |
园区中低压配电网改造 |
高铁生态城新兴产业集聚区 |
改建 |
县发改委 |
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对园区电网进行改造。 |
20000 |
|
4 |
园区天然气管网新建工程 |
高铁生态城新兴产业集聚区 |
新建 |
县发改委 |
规划安装天然气管线40公里。 |
20000 |
|
5 |
综合能源加注站 |
湘泗沟片区 |
新建 |
县发改委、县商务委 |
新建集加油、加气、加电、加氢于一体的综合能源站2座。 |
6000 |
|
6 |
园区绿廊及街头绿地景观工程 |
高铁生态城新兴产业集聚区 |
新建 |
县城市管理局 |
对湘泗沟片区、高速路以北片区、甘溪沟片区实施绿化品质提升,对两侧道路绿化品质提升及植物移栽,改造面积约50000平方米。 |
8000 |
|
7 |
园区圾收集房(带公厕)和垃圾压缩中转站项目 |
湘泗沟片区 |
新建 |
县城市管理局 |
在湘泗沟片区新建公厕带垃圾收集房,新建垃圾压缩中转站2座。 |
3000 |
|
二 |
园区配套设施项目(7个) |
241000 |
| ||||
1 |
湿地公园建设项目 |
湘泗沟片区 |
新建 |
县城市管理局 |
建设景观绿化、景观园路、生态驳岸、生态停车场、景观小品、服务设施、给排水、照明工程等旅游基础设施,布局健身长廊、登山步道梯道、山地自行车道、户外拓展训练基地等运动休闲业态。 |
20000 |
|
2 |
社区文化中心建设项目 |
高铁生态城新兴产业集聚区 |
新建 |
县文旅委 |
在园区新建社区文化中心5处,包括青少年活动中心、中老年活动室、图书馆、文化长廊等,完善水电气、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 |
3000 |
|
3 |
全民健身中心建设项目 |
高铁生态城新兴产业集聚区 |
新建 |
县文旅委 |
在园区布局乒乓球馆、羽毛球馆、游泳馆、健身馆等体育运动设施,配套餐饮、商业、管理用房以及卫生间、医务室、停车场等。 |
8000 |
|
4 |
总部经济大楼建设项目 |
湘泗沟片区 |
新建 |
县商务委、县经信委 |
项目用地面积约20亩,总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配套建设室内外停车位及充电桩,完善景观绿化、道路广场、室外综合管网,环保设施等。 |
50000 |
|
5 |
园区商业设施建设项目 |
高铁生态城新兴产业集聚区 |
新建 |
县商务委 |
推进园区特色商业街、Mini mall、商务酒店等设施建设,布局餐饮、住宿、娱乐等业态,提升园区品质。 |
45000 |
|
6 |
人才公寓建设项目 |
高速路以北片区 |
新建 |
县人力社保局 |
项目占地面积30亩,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配套停车场、活动中心、物业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社区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 |
80000 |
|
7 |
园区综合服务中心 |
高速路以北片区 |
新建 |
县人力社保局 |
项目占地面积15亩,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新建园区综合服务办公楼一栋,完善电气和照明工程、供暖通风工程、给排水工程等基础设施配套。 |
35000 |
|
三 |
产业引育项目(28个) |
846000 |
| ||||
(一) |
数字经济项目(4个) |
120000 |
| ||||
1 |
奉节县低碳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项目 |
湘泗沟片区 |
新建 |
县科技局 |
规模:数字产业楼宇2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研发基地)10万平方米。 |
70000 |
|
内容: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以绿色技术创新为驱动,以绿色低碳循环的产业体系为核心,统筹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实现数字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安全共生共长。依托已入驻的大数据产业龙头企业带动,紧盯脐橙、中药材、旅游等产业的数字化运用,在大数据产业的细分领域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格局。 | |||||||
2 |
奉节县互联网+大数据产业园建设项目 |
湘泗沟片区 |
新建 |
县科技局 |
规模: |
9000 |
|
内容:打造以大数据产品应用为主导,集软件开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技术服务、人才培训交流为一体的新一代信息产业园。 | |||||||
3 |
奉节县智慧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建设 |
奉节城区 |
续建 |
县城管局 |
规模:新建5个平台。 |
21000 |
|
内容:打造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智慧市政设施管理平台、智慧市容环卫管理信息平台、智慧园林绿化管理信息平台、智慧城市管理执法信息平台。 | |||||||
4 |
奉节县智能中枢工程 |
湘泗沟片区 |
新建 |
县科技局 |
基于数字重庆云平台,打造数字奉节云平台,建设奉节县大数据资源池,包含基础数据库、N个部门政务数据资源池的建设。 |
20000 |
|
(二) |
智能装备项目(6个) |
195000 |
| ||||
1 |
智能家居及机电设备生产项目 |
高速路以北片区 |
新建 |
县经信委 |
规模:占地面积120亩。 |
22000 |
|
内容:主要生产智能家居、五金制造、机电设备及配件等。 | |||||||
2 |
智能家居精密结构件项目 |
高速路以北片区 |
新建 |
县经信委 |
规模:占地面积80亩。 |
50000 |
|
内容:建设智能网关、智能摄像头、智能可视门禁对讲系统、智能门窗等智能安防终端配件产品。 | |||||||
3 |
智能家电产业化项目 |
高速路以北片区 |
新建 |
县经信委 |
规模:占地面积260亩。 |
38000 |
|
内容:围绕打造“绿色、健康、时尚、简约”家居智慧生态场景,大力引育智能家电产业发展,吸引大型家电(居)企业将区域总部、事业部、研发中心、营销中心落户铜梁,重点推进空调、洗衣机、冰箱、卫浴产品、数字化家居等产品。 | |||||||
4 |
老年纳米医用器材项目 |
高速路以北片区 |
新建 |
县经信委 |
规模:占地面积110亩。 |
20000 |
|
内容:建设2条纳米医用材料生产线。 | |||||||
5 |
老年康复辅助用品建设项目 |
高速路以北片区 |
新建 |
县经信委 |
规模:占地面积80亩。 |
35000 |
|
内容:打造老年人康复训练、智能假肢、机器人等产品生产线。 | |||||||
6 |
渝东北登山体育器械产业链项目 |
高速路以北片区 |
新建 |
县经信委 |
规模:占地面积100亩。 |
30000 |
|
内容:主要包含急救帐篷品类、专业登山杖、吊床、专业鞋服等装备及配套设施。 | |||||||
(三) |
现代服务业项目(12个) |
411000 |
| ||||
1 |
奉节县渝陕鄂交界地区仓储物流集散中心 |
湘泗沟片区 |
新建 |
县商务委 |
规模:占地面积270亩。 |
120000 |
|
内容:建设仓储基地、管理用房等,购置现代化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及物流设施设备,打造集商品储存、运输、装卸、搬运等功能为一体的仓储物流集散中心,服务全县,辐射渝陕鄂区域。 | |||||||
2 |
奉节县生活物资储备分拨中心 |
湘泗沟片区 |
新建 |
县商务委 |
规模:占地面积30亩。 |
12000 |
|
内容:配备现代化分拨、集散、中转设备。包含分拣、存储、集散及衔接功能,满足应急保供需求,助力全县经济发展。拓宽市场销售渠道,带动经济发展。 | |||||||
3 |
奉节县区域性冷链物流配送中心 |
湘泗沟片区 |
新建 |
县商务委 |
规模:占地面积30亩。 |
15000 |
|
内容:配备不低于2万吨的立体冻库和冷链物流配送区域,推动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科技农业,带动冷链物流发展,辐射渝陕鄂周边区域。 | |||||||
4 |
奉节县公益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
湘泗沟片区 |
新建 |
县商务委 |
规模:占地面积80亩。 |
60000 |
|
内容:拟建成以农副产品批发零售、电子交易、直营配送、展示展销等业态为一体的综合型批发市场。包含收购、交易、仓储、大数据分析等功能。建成后达到国家公益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标准。 | |||||||
5 |
奉节县农业生产资料交易市场 |
湘泗沟片区 |
新建 |
县商务委 |
规模:占地面积30亩。 |
12000 |
|
内容:配备现代化管理系统及交易系统,具有组织集散商品、包含价格、交易结算、信息公示等功能。引导农资市场主体集中经营,加强市场准入管理。 | |||||||
6 |
奉节县县域综合型共同配送中心 |
甘溪沟片区 |
新建 |
县商务委 |
规模:占地面积50亩。 |
10000 |
|
内容:配备购置自动化分拣先、安检机等智能化设备,建设标准化立体仓库。整合快递企业入驻,满足货物的加工、仓储、中转、分拨、集散、寄递物流和城乡配送。建成产仓配一体化的综合服务中心。 | |||||||
7 |
奉节县甘溪沟冷链物流集散中心建设项目 |
甘溪沟片区 |
新建 |
重庆夔旭冷链物流有限公司 |
规模:占地面积约30亩。其中一期占地16亩,二期占地14亩。 |
100000 |
|
内容:建设生鲜农产品冷冻冷藏库,仓储、管理用房等配套设施,购置物流运输车辆、转运车辆等设备。 | |||||||
8 |
奉节县邮政物流配送中心 |
甘溪沟片区 |
新建 |
县商务委 |
规模:占地面积15亩。 |
4000 |
|
内容:配套物流设施设备。降低快递企业运营成本,实现农村乡镇全覆盖,全县建制村直接通邮率达100%。建成邮政专业服务的综合服务中心。 | |||||||
9 |
奉节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项目 |
湘泗沟片区 |
新建 |
县科技局 |
规模:建筑面积100000平方米。 |
2000 |
|
内容:建立基于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电子商务系统,及一支专业服务于电商系统的咨询及管理团队等。 | |||||||
10 |
奉节保税仓 |
湘泗沟片区 |
新建 |
县商务委 |
规模: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 |
6000 |
|
内容:建设内容分为多层仓库和单层仓库两个区域,配套办公用房、物管用房等设施,集仓储、海关通关、境内外电子商务等功能用房为一体。主要用于全县外贸外资企业原材料、建材、工业品、农产品、家具家私、生活消费品等进口货物保税仓储。 | |||||||
11 |
特色绿色食品加工展销一体化示范基地 |
甘溪沟片区 |
新建 |
县经信委 |
规模:占地面积60亩。 |
20000 |
|
内容:拥有休闲旅游食品、特色功能食品、保健产品3条加工生产线,建设生产车间、原料仓库、成品仓库、展示厅等)。 | |||||||
12 |
奉节文创产业园 |
甘溪沟片区 |
新建 |
县文旅委 |
规模:占地面积240亩。 |
50000 |
|
内容:配套大型全系设备、文创产品集中展示区的名号。通过对“峡江、三国、夔州、诗歌”等特色文化元素的挖掘开发利用,丰富完善文化业态,配套景观绿化、道路、停车场、给排水、电力、管网等配套设施,打造特色融合型文创园区,逐步形成文创产业聚集区。 | |||||||
(四) |
特色产业项目(6个) |
120000 |
| ||||
1 |
总部经济中心 |
湘泗沟片区 |
新建 |
县发改委 |
规模: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 |
50000 |
|
内容:拟引育一批知名总部企业,设立研发中心、结算中心、数据中心、业务处理中心等,建设区域总部经济集聚区。 | |||||||
2 |
奉节特色金融服务集聚区 |
湘泗沟片区 |
新建 |
县发改委 |
规模: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 |
5000 |
|
内容:积极吸引银行、保险及非银金融机构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发展融资租赁机构、商业保理公司、股权投资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总部,同时引导金融科技机构、技术、产品集聚,支持商业模式、运营服务创新。 | |||||||
3 |
奉节商务服务中心 |
湘泗沟片区 |
新建 |
县商务委 |
规模: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 |
8000 |
|
内容:引进全国性文旅公司区域总部、文旅品牌运营总部等,重点发展会计、审计、评估、法律、广告、咨询、策划等高端商务服务总部。 | |||||||
4 |
科技技术研发创新中心 |
高速路以北片区 |
新建 |
县科技局 |
规模: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
5000 |
|
内容:新建企业产业创新平台5个以上,包含科技综合楼、辅助用房、技术研发实验室等。 | |||||||
5 |
农业产品检测认证中心 |
甘溪沟片区 |
新建 |
县农业农村委 |
规模: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 |
2000 |
|
内容:建立涵盖会计评估类、法律服务类、设计咨询类等中介服务的专业服务中心,扩大规模和改善结构,促进中介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 | |||||||
6 |
区域会展中心 |
甘溪沟片区 |
新建 |
县商务委 |
规模: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 |
50000 |
|
内容:建设融合产品展示、综合性会议、大中型培训、大中型文化活动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会议展览中心。 |
[1] 首位产业:是指具有高新技术含量、发展潜力较大,对产业发展具有全局引领作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