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卜辞和西周金文。从语源学视阈考察,可以了解“夔”字的原始含义,是指传说中的一种神兽。第一种说法,夔的长相似龙,有一张人的脸,头上长着两角,有两只手,一只脚;第二种说法,夔的形象似牛,浅青色,无角,一只脚,在帮助黄帝战胜蚩尤、促成远古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的进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第三种说法,夔是山魈,人面猴身,能言,其实就是猿猴,人类的本家。在《新华字典》里,“夔”专指奉节。
夔州博物馆收藏有一件西汉夔龙形玉佩,2005年出土于奉节县永安镇夔州古城遗址,国家二级文物,保存较完好,已成为夔州博物馆形象标志,是见证夔州文化的稀世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