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大树镇人民政府
大树镇基本情况
大树镇位于奉节县北部,因一棵千年古树而得名,从解放初期到如今,经撤区合乡并镇、乡镇建制调整成为现在的大树镇。大树镇距县城55千米,车程约1小时,幅员面积149.64平方千米,辖2个社区、14个行政村,设75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11196户31704人,常住人口10873人。大树镇自然资源储量丰富,地貌以山地为主,海拔在174—1568米;耕地面积20764亩,草地面积54414亩,林地面积126890亩,实际退耕还林14179亩,森林覆盖率达70%;青莲水库总库容2138万立方米,是奉节县目前建成的唯一中型水库,保障县城供水。
大树镇因地制宜打造农作物集中种植连片区,形成崔家河流域产业带,沿岸建设梅子精品脐橙片、大树优质水果片、槽木药茶产业片、青莲生态康养片,构成“一带四片”格局。持续壮大晚熟脐橙、中药材、蚕桑、花椒、茶叶、小水果六个产业园和生态养殖基地,形成“六园一基地”产业布局。六个产业园种植面积累计达32000余亩,养殖基地饲养畜禽达7万头(只),合计总产值达3亿元。槽木村老鹰茶核心基地提档升级,取得SC认证,开始加工生产老鹰茶熟茶,现已实现年产量达8000斤,年产值达150万元。同时创建夔山理老鹰茶品牌,成功上架832消费扶贫平台、诗奉网、高铁站、抖音等平台,大树形象愈发立体。
近年来,在探索发展的道路上,大树镇集体经济发展同样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大树镇自2017年以来累计投入1900余万发展集体经济,已发展老鹰茶、沃柑、脐橙、脆桃、脆李、金银花、花椒、竹笋、生猪、肉牛等十余种特色产业,其中槽木村老鹰茶、关山村沃柑、上磨村花椒发展态势较好。新颖的模式结合众多特色产业,为集体经济带来了高效益,全镇年底将实现集体经济收入270万元,收益100万元。
为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做到讲政治、抓班子、求实干、重创新,大树镇着重发挥五维党建品牌:“机关党建”团结党群干部,“民生党建”关怀辖区民众,“产业党建”落实科学布局,“巾帼党建”挖掘妇女力量,“庭院党建”培养“四有公民”。做到培养一批政治素质好、专业能力强、工作实绩优的干部成员,造就一批道德品质佳、个人素质高、奋斗意愿强的人民群众。
现如今,大树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大树干部精诚团结、廉洁奉公;大树经济稳中有进、蓬勃发展;大树产业遍地开花、方兴未艾。新时代新征程下,大树人民团结一致,正昂首阔步的向“山水人家•魅力大树”不断奋进。
(一)着力改革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理顺职责关系,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提高效率效能,构建职能科学、运转有序、保障有力、服务高效、人民满意的基层管理服务体制机制,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三)强化经济发展职能。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规范市场秩序,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激发市场、社会的创造活力。
(四)强化产业引导,科学编制发展规划,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推进扶贫开发,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加快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劳动就业、基本医疗卫生、公共文化体育、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扶贫济困、法律服务等社会保障体系。
(五)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优化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统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
一、基层治理综合指挥室
承担基层治理运行监测、分析研判、协同流转、应急指挥、督查考核等职责。负责基层治理指挥中心日常工作;负责机关日常运转及综合协调;负责对外协调和接待工作;承担政务督查督办和公文、档案、机要、保密、目标管理等工作。二、党的建设办公室。
二、党的建设办公室
主要负责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及社会工作、人大、政协联络、民主法治、意识形态、统一战线、群众团体等工作,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
三、经济发展办公室
主要负责经济发展、村镇建设、生态环境、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财政管理、经济社会统计等领域工作,制定和执行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强化产业引导,落实区域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国土空间规划。
四、民生服务办公室
主要负责教育、文化、卫生健康、民政、体育、劳动就业等领域工作,推动社会事业发展,落实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扶贫济困等社会保障政策,优化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统筹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提供优质高效的便民服务。
五、平安法治办公室
主要负责平安综治、应急管理、综合执法、信访稳定、人民武装等领域工作,健全应急管理和除险清患排查治理体系,完善执法协调、矛盾纠纷化解调处、公共法律服务、普法依法治理、网上网下联动化解网络舆情风险等机制,推动平安法治和社会治理工作落细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