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县草堂镇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的情况报告 ​
日期:2024-03-05

奉节县草堂镇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的情况报告


2023年,草堂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和市委六届二次全会各项部署,对标落实《2023年全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各项任务,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3工作举措及成效

(一)强化统筹协调方面。我镇始终把法治政府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认真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职责,对标法治政府建设七大板块22项工作任务,细化职能分工,严格闭环管理,细化分解法治政府建设任务、责任主体、完成时限,全力构建主体明确、权责统一、协调高效的法治政府建设机制。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以及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中央、市委、县委总体目标坚持把法治政府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坚持改革求变,积极运用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不断开创草堂镇法治政府建设新局面。对照中央、市委、县委反馈以及2022年查找的自身不足问题,举一反三逐条对标整改销号并长效坚持。开展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整改2项,针对逐利执法、执法粗暴、执法寻租等突出问题深入剖析自查,整改执法人员执法粗暴、执法文书不规范等问题3件次,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制约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堵点问题。

(二)营造一流营商环境。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大战略擘画,积极推广公益律师、法律顾问及“四员四进”工作模式,切实加强法律机构服务市场主体、重点领域等各方面工作,有效解决园区企业、辖区市场主体等各类矛盾纠纷21件次。围绕“打造全市营商环境最优县”目标,开展民营企业大走访两轮次,76名镇干部常态化精准联系帮促辖区712户市场主体,协助企业纾难解困49件次,专班推进石马水电站政企分离、营商环境提升和“双招双引”等工作任务,完成招商引资4.2亿元,引进脐橙精深加工项目2个,新增培育市场主体743个,建成就业帮扶车间5个,新增回引园区务工500余人。持续开展市场主体监管,实现140余名镇村两级干部“渝快办”APP下载使用,引导居民线上线下同步办理医保参保、产权办证等,持续公开28项政务服务和办理流程,实现镇村网格代办服务300余件次,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三)切实加强规范文件管理。健全行政规范性文件修改、废止及定期清理制度,严格执行事前审批和联合会会审机制,我镇连续多年制发行政规范性文件未出现与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相抵触情况。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严格执行“五项公开”制度,充分保障人民群众对政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全年公开本级财政预决算、重大工程项目、惠民政策等各方面信息140条次,外地群众依法申请公开事项1件次,确保公示公开合法合规和群众满意“两个提升”

(四)持续提升行政决策水平。坚持重大行政决策事前评估与事后评价制度,通过群众院坝会、居民听证会、村支“两委会”等形式不断拓宽群众参与重大公共决策渠道,开展示范村打造方案、千万只肉兔祖代场项目落地、人居环境改造等群众意见会、听证会14场次,全面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加强干部职工法治教育,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法治理论考试、旁听庭审等三个全覆盖参与并100%通过,建立干部职工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并常态化学习,提升干部依法行政决策能力,严格落实《奉节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奉节县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实施办法的通知》,通过自查,本年度内我镇无决策严重失误、久拖不决或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负面行为。坚持政府重大决策和规范性文件事前征求意见和合法性审查评估,主动邀请法律顾问开展高铁历史遗留问题化解方案、柑子社区安置房违规建设等重大事项法制审查4件次,确保政府决策合法合规。

(五)重塑变革行政执法方式。积极构建“法定执法+赋权执法+派驻执法”的综合行政执法模式,完善综合行政执法目录和基层执法事项清单,由分管领导带队前往兴隆镇等乡镇(街道)开展实际学习,全面提升一线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开展联合常态化执法检查,全年开展各类执法检查110余次,下达整改通知书104份,罚没违法经营、安全生产等款项3万余元,不断提高执法效能。统一执行行政处罚文书规范和文书模板,开展重点领域行政执法案卷自查评查工作,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全面落实轻微违法免罚和初次违法慎罚制度。用好行政执法监督平台,配合做好基层行政执法联系点工作,配齐执法服装18套件,更换行政执法证件11人次,全力实现执法文书、执法证件和队伍着装“三统一”。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告知制度,保障行政相对人陈述申辩权利。

(六)完善监督制约体系。开展校园安全、土地流转租赁、产业发展等视察,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监督作用,邀请人大代表、党员代表、退休干部等参与执法监督30余人次,及时处理行政执法投诉举报3人次,健全与县级有关部门行政执法案件移送、执法协同协作、争议协调工作机制,实现执法工作有据可依,有法必依。充分发挥镇纪委和村监委会职能,重点对群众反馈、民生之声平台反馈问题开展核查,全覆盖约谈执法人员,严肃查处行政执法过程中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认证听取吸纳“两代表一委员”意见建议11条次,持续深化政策解读,切实避免政府违约毁约、拖欠账款、拒不履职等行为发生。

(七)依法高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坚持完善“三调对接”和“四员四进”各项制度,全面化解重大历史遗留问题4件次,接待群众信访43批次90余人次,化解征地拆迁、山水林田、邻里纠纷等矛盾纠纷366件次,办结市级和县级交办信访案件46件,处理民生之声349件次。全面整合镇司法所、社区律师等有生力量,培育法律明白人116人次,探索完善以行政调解为核心、以公共法律服务人为辅助的专业化纠纷调解机制,健全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相衔接的大调解联动机制,着力推进征地拆迁、路铁空水建设、涉煤涉军等老大难信访纠纷排查,实现各类调解主题有效互动。全年没有出现行政复议和行政败诉案件,全年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0件次。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职情况

今年以来党政主要负责人坚持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记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切实推进我镇法治政府建设。一是强化组织保障。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切实将法治政府建设同党的建设、经济发展、安全生产等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要求、同检查。制定《草堂镇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方案》,对法治政府建设全面安排部署和细化分解。持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全镇重点事项督查清单,定期开展督促指导和分析研判,组建专班对营商环境、征地遗留等问题进行包案化解,确保工作顺利推进,按期打表。二是提升法治意识。坚持班子成员带头学,干部职工重点学,普通群众灵活学等,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党委会议集中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和法治政策文件12场次。组织镇村职工开展法律知识、党内法规、最新信访工作条例等教育培训7场次,不断增强干部职工依法办事、依程序办事的自觉性。常态开展普法宣传“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场镇”活动6场次,吸引群众参与0.6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制定墙体标语18条,全面营造全民学法懂法知法浓厚氛围。三是推进法治建设。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流程,最大限度、最高效率服务群众。用好集体监督和社会监督手段,全面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主动邀请镇村法律顾问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实现重大事项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打造柑子社区“四员四进”、欧营村“四微四提”等法治场景,新建居民议事点6处,完善镇村法律微讲堂14处,全面加强环境污染、食药安全、安全生产、劳动保障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领域的行政执法和监督管理,开展执法干部作风检4,提醒谈话违纪执法人员4人,严明执法队伍作风纪律。重视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和各类执法文书档案的管理工作,明确专人专柜归档保管,确保资料归档管理科学完备

三、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今年来,我镇法治政府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离上级部门和辖区居民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一是综合行政执法方面。“法定执法+赋权执法+派驻执法”综合行政执法还处于探索阶段,人员配合、综合执法等各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法治宣传方面。部分群众法治意识淡薄,个别信访人员信访不信法,高铁高速、林政机场、渝巴路、园区征地、关闭煤矿等矛盾纠纷依然较多,涉访涉诉、邻里纠纷依然较多,解决力度还有待加强。三是主动履职方面。部分执法人员对法律法规、执法程序、综合处罚等知识储备不足,对文书规范、自查评估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镇将紧紧围绕中央、市、县法治政府建设的安排部署,继续加强干部职工培训,强化法治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一是切实履行法治政府建设职能。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逗硬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等文件要求,奋力开创我镇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新局面。二是全面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力度。不断强化法治政府建设组织保障,持续加强法律条款、政策法规等宣传引导,大力宣传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土地、卫生健康、社会保障等法律法规,多措并举持续化解我镇历史遗留问题和重点矛盾纠纷,不断增强群众法治观念。三是持续加强执法队伍综合建设。结合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要求,积极探索完善“法定执法+赋权执法+派驻执法”综合行政执法,统筹推进综合执法、数字执法各项工作,力争建成基层综合行政执法示范单位。四是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面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进一步规范文明执法流程,充分发挥好法律顾问作用,强化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机制,做好政务信息公开,提高政府行政决策透明度,创新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全力提升服务发展和中心工作,着力为改革发展保驾护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