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油菜千层浪,阳光洒落万点金。
3月31日,竹园一小成功举办“金色花海 童心绽放”劳动教育+实践课程成果展示活动暨首届油菜花节。此次活动别出心裁,以十余亩绚烂的油菜花田作为学生劳动教育的生动实践场地,通过学科融合、情境创设、多元互动等创新形式,精心打造了沉浸式劳动教育体验,让师生们在这片金色海洋里收获满满。
上午9时许,县教师进修学院、竹园镇、竹园教育督导责任区的相关负责人,与全校630余名师生齐聚一堂,共同拉开了开幕式的序幕。现场气氛热烈,大家满怀期待,共同见证这场充满意义的盛会。
近年来,竹园一小因地制宜,充分利用10余亩闲置土地,组织师生携手劳作,挥洒汗水,精心打造出劳动教育 + 实践基地——“共耕知苑”。这片金黄的油菜花田,不仅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是老师们开展教育教学的宝藏之地。依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老师们匠心独运,设计了观察、探究、记录、手工、绘画、写作、朗诵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从多个角度、层次与方面,为学生打开认知视野,全面培养多种能力,提升综合素养,进而开发出优质校本课程。
开幕式结束后,学校将劳动教育课堂巧妙“搬”进金黄花海。各班依照学校分学段精心开发的《油菜花的奇妙之旅》实践课程手册,开启了充满趣味的油菜花探索之旅。在老师的悉心带领下,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认一认、知一知,感一感、读一读、画一画、量一量、说一说、照一照等多样方式,深入开展探究活动,完成对油菜花的“解剖观察”“授粉实验”“丈量测算”“标本制作”“创意拼图”“绘画创作”等一系列精彩的探究任务。孩子们在这片大自然的课堂中,真切感受到生命之美,厚植乡土情怀。
置身于金色花海,孩子们兴奋不已,对油菜花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知欲。学生吕蕊曦难掩激动地说:“学校为我们打造了这片美好的实践课堂,让我们在课本之外,学会观察生命的绽放,感受泥土的芬芳,更深刻地理解到‘耕耘才有收获’的真谛。”
随后,科普讲座精彩登场。段成章老师巧妙采用“问题链教学法”,以油菜花的分类、油菜花的“身体密码”、一朵油菜花的奥秘、油菜花的“一生”、油菜花的种植、油菜花的“百变本领”、争当“油菜花小博士”为脉络,深入浅出地为大家普及油菜花的相关知识。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
“学校因地制宜栽种油菜花,目的就是想要把课堂搬到充满泥土芬芳的田间,让学生额头有汗,双手沾泥,用脚步丈量田埂,因为所有的美好都来自躬耕不辍,所有的奇迹都始于脚踏实地。”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刘益君满怀深情地表示,学校始终以项目式学习、综合性学习、跨学科学习作为实践特色,产生了丰富的实践性学习成果,形成了“一统五成”劳动教育 + 实践课程体系,不断丰富了劳动教育 + 实践课程内涵。
本次劳动教育 + 实践课程成果展示活动暨首届油菜花节,通过学科融合、场景重构,在“做中学、学中做”的模式下,巧妙实现了劳动教育与审美教育、科学教育的有机统一,劳动教育与核心素养的深度融合,让油菜花节成为意蕴无穷的快乐节日,为学生们的成长留下了一段难忘而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