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三季度全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日期:2023-08-01

今年前三季度,我县经济呈现低开高走、稳步复苏态势。1-9月,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7.4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1.3%。其中:一季度负增长6.4%、二季度增长6.1%、三季度增长2.5%。前三季度增速在全市排31位、组内第7位。       

一、1-9月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一产业保持稳定发展我县一产业一直保持着平稳发展态势,即使在今年疫情影响最严重的一季度,全县农林牧渔现价总产值和增加值也分别实现了39.1%、1%的增速。到9月底,全县一产业现价总产值同比增长22.4%,实现增加值32.5亿元,同比增长4%,继续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在全市排第16位、组内第8位。

二)二产业持续恢复态势1-9月,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4.5亿元,同比增长1.7%,增速在全市排第30位、组内第6位。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17.07亿元,同比下降3.4%,降幅比上半年扩大0.8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市排第37位、组内第10位。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7.43亿元,同比增长3.3%,增速在全市排第23位、组内第5位。

(三)三产业实现由负转正1-9月,全县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0.44亿元,同比增长0.2%,实现了由负转正目标(一季度-6.1%、下半年-1.1%),增速在全市排第29位、组内第9位。其中:交通仓储和邮政业同比增长3.2%(道路客货周转量增长4.8%、水上客货周转量增长1.4%、邮政业务总量增长24.6%);

批发零售业同比增长2.7%(批发销售总额增长11.6%,全市第13、组内第6;零售销售总额6.8%,全市第16、组内第4);

住宿餐饮业同比下降1.3%,降幅比上半年收窄3个百分点(住宿营业额-5.6%,全市第15、组内第8;餐饮营业额增长9.8%,全市第1、组内第1);

金融业同比持平(存贷余额增长8.7%、证券交易额增长31.5%、保费收入增长6.7%、贷款余额增长9%);

房地产业同比下降2.6%,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1.5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16.1%、全市31、组内9;房地产从业人员工资增长13%);

营利性服务业同比下降1.1%,降幅比上半年收窄2.3个百分点(信息软件业营业收入3.5%、租赁和商务服务营业收入-4.6%、科研和技术服务营业收入52.2%、居民服务业营业收入7.6%、文化体育娱乐业营业收入39.3%);

非营利性服务业同比下降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工资总额31.7%、教育工资总额22.7%、卫生工资总额25.1%、公共管理工资总额35.5%);

农林牧渔服务业同比增长13.8%。

二、1-9月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一)四大核心指标对全县经济影响巨大。从GDP结构分析,1-9月,我县建筑业(占比31.0%)、大农业(占比14.9%)、非营利性服务业(占比14.1%)、批发零售业(占比10.7%)四大行业增加值占全县GDP的70%。这其中:建筑业、大农业、批发零售业分别实现3.3%、4%、2.7%的增长,对全县GDP增量的贡献率分别达72.98%、42.01%、22.71%,分别拉动GDP增长0.95、0.55、0.3个百分点。而非营利性服务业由于国家换算系数大幅度下调(一季度80%、二季度30%、三季度10%),导致三季度出现负增长1%,拉低全县GDP 0.13个百分点。

(二)工业经济仍是我县的短板和弱项。1-9月,我县工业经济负增长3.4%,比1-6月降幅扩大0.8个百分点,拉低全县GDP增速0.31个百分点,表明工业经济复苏乏力。从结构占比看,我县工业增加值占全县GDP仅7.8%,对全县经济的贡献率和支撑作用不足。

(三)固定资产投资加速扩量。1-9月,我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5.17亿元,同比增长6.6%,在全市排21位、组内第7位,实现了由负转正目标(半年负增长12.8%)。其中:房地产投资增长53.9%,全市第3位、组内第2位;工业投资下降19.6%,全市第34位、组内第11位。

(四)消费市场信心仍显不足。1-9月,我县社零总额实现63.48亿元,同比负增长5.9%,降幅比半年收窄7.3个百分点,在全市排第30位、组内排第9位。显示受疫情影响,我县消费市场仍然比较疲软,恢复市场信心的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五)两大收入保持平稳增长。1-9月,全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46元,同比增长8%,在全市排第10位、组内第8位。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25元,同比增长5.4%,全市排27位、组内9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63元,同比增长8.6%,全市排7位、组内6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三、我县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总体经济结构还不合理首先是三次产业结构还需要优化,去年全县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6.8%:39.14:44.06,今年1-9月结构比为14.9:38.9:46.2,三产业的比重不足50%,占比太低。从产业内部分析,二产业中,工业占比太低(20%),建筑业占比过高(80%);三产业中,我县住宿餐饮(2.8%)、交通仓储(7.5%)、营利性服务业(10.4%)、金融业(11.3%)占比都很低,而非营利性服务业(30.6%)、批发零售业(23.1%)占比超过50%,三产业主要靠这两大行业支撑。

(二)建筑业一枝独秀局面难以持续我县建筑业增加值占全县GDP的31%,建筑业总产值每增减一个百分点,将直接影响全县GDP增速0.3个百分点。1-9月,我县建筑业总产值已达331.45亿元,仅次于渝北区619.4亿元、渝中区383.72亿元,在全市排第3位。加之我县在库建筑业企业仅60余家、高资质企业少(一级仅2家),因此,依靠建筑业总产值高速增长带动全县GDP快速增长十分困难。

三)实体经济支撑作用不强我县实体经济总量不足,每万人拥有的二、三产业法人单位我县只有80家,在全市排在倒数第一,不及周边巫溪90家、云阳114家、巫山118家、城口182家。从四上企业规模看,我县在库企业只有357家(工业61家、建筑业60家、交通仓储业9家、批发零售业155家、住宿餐饮业24家、房地产业24家、营利性服务业18家、非营利性服务业6家),与周边区县也有差距。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从短期工作,特别是今年四季度工作看,一是需要维持建筑业、大农业、批发零售业、非营利性服务业四大行业的稳定发展,同时,加大投资和消费两个动力,确保拉动全县整体经济发展。二是各行业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统计工作,对四上企业实行一对一帮扶,确保企业上报数据应统尽统。

从长远看,一是要加快市场主体培育,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二是要利用农业普查、经济普查机会,调整全县经济结构和总量。三是要大力发展全县工业、服务业,提高在全县经济中的占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