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奉节县2024年消费帮扶有哪些具体措施?
(一)保持预算单位政府采购力度。
继续把消费帮扶作为预算单位定点帮扶重要内容,预算单位按照全年食堂食材采购额以不低于10%的预留比例在“832平台”填报预留份额并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鼓励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等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脱贫地区产品。
(二)持续发挥工会组织积极作用。
鼓励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开展慰问老干部、困难职工、困难党员等节日慰问活动和发放工会会员节日福利时,优先采购帮扶产品作为慰问品、节日福利。倡导广大职工会员积极消费脱贫地区产品和服务,引导职工到美丽乡村、新农村旅游景点、脱贫地区等参观游览、体验生活、积极消费。组织动员全县广大工会会员“以买代帮”、“以购代捐”,通过消费帮扶献出一份爱心。
(三)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帮扶。
继续组织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鼓励帮扶企业等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集中采购我县消费帮扶重点产品。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优先购买我县农副产品作为原材料。引导行业协会、商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积极参与消费帮扶。鼓励在组织发放市民消费券时引导市民优先购买消费帮扶产品。动员金融机构、各类商超、电商平台等创新会员激励机制,探索通过“积分换购”“满赠满减”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持续扩大脱贫地区产品和服务消费。
(四)大力拓展产销对接渠道。
组织县域企业参加国家、市有关部门举办的特色农产品对接会、展览会、交易会、洽谈会、网上对接等产销对接活动,搭建线上线下产销对接平台。组织开展县域特色农产品品牌、区域公共品牌推广活动,提升本地优质农产品知名度,拓宽农产品外销渠道。组织流通主体到农产品主产区联系采购,稳定供货渠道和货源,保障市场供应。
(五)继续开展特色农产品品牌创建。
支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和登记。落实申报材料优先受理、现场检查优先安排、区域环评优先实施、技术培训优先保障、宣传推广优先推介的“五优先”举措;落实国家减免政策,从脱贫之日起5年内,按照县级政策对绿色食品申报主体的认证审核费和标志使用费予以优惠,对有机农产品(中绿华夏认证)减免认证费予以优惠。
(六)推动农村物流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邮政快递、供销联社快递、城乡配送冷链物流的网络优势、品牌优势,重点解决好农村物流服务点建设、运营等问题,将村邮站等快递点服务点打造成保障农村通邮、服务农村电商、解决农产品“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平台。加强寄递服务网络的组织,通过驻村设点、专线服务等一系列方式保障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售农产品能够运得出、收得到,更好地满足企业和群众需要。
(七)积极发挥“832平台”作用。
加强与“832平台”运营商的业务沟通和联系,组织适销对路的农副产品入驻平台,持续巩固扩大平台销售业绩。做好“土特产”文章,积极参加“832优选”品牌创建活动,进一步提升我县农副产品品牌价值,不断丰富上架产品种类,带动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对已入驻“832平台”的市场主体,在经营资质、商品质量和安全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加强日常监管,确保农副产品质量安全。
(八)推进文化旅游消费帮扶。
推出一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打造乡村旅游集聚区,鼓励发展一批农业观光园,打造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推介一批国家、省、市级美丽休闲乡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互联网”模式,围绕“吃、住、行、乐”提供全消费场景,引导消费。依托地域文化特点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打造一批文化产业展示区、特色文化产业乡镇、文化产业特色村。
(九)实施“千企万店”上网工程。
组织县域内农产品传统优质品牌企业入驻淘宝、天猫、1688、京东、拼多多、快手、抖音等电商平台,通过争取入驻费用减免、商户补贴、流量支持等优惠政策,实现企业、平台、供应链多方合作,宣传、推荐、销售奉节农特产品。大力培育和发展特色网店,巩固和拓展网上零售业务基础。组织开展短视频制作、带货直播、农产品团购小程序开发等电商业务培训和经营指导,支持线上触网,开拓新的线上销售渠道。
(十)加强宣传推广和经验总结。
调动各类新媒体平台和传统媒体资源,通过新闻报道、公益广告、网络直播等方式,宣传推介我县特色农产品、休闲观光和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等,推动形成全县消费帮扶工作热潮。广泛宣传“人人皆可为、人人皆愿为、人人皆能为”消费帮扶理念,营造消费帮扶良好社会氛围。积极总结消费帮扶工作进展成效和典型经验做法,开展典型案例推选,加强工作交流培训,组织开展消费帮扶现场观摩和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