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重庆市财政局关于提前下达2021年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预算指标的通知》(渝财农〔2020〕139号)、《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办公室关于下达2021年度农民教育培训任务的通知》(渝农办发〔2021〕10号)、《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21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2021〕-51)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目标任务
2021年全县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960人。其中:县级培训经营管理型人才380人、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540人,选送市级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40人。
二、重点任务
以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为重点,加快培养各类高素质农民,为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围绕主要粮食作物开展防灾减灾、科学施肥用药、低碳绿色等技术培训,提升种植水平,促进粮食丰收。因地制宜开展经济作物生产管理培训,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加强农机手培训,提高驾驶操作水平。加强养殖培训,提高养殖效益。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培训,提升生物安全水平。突出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粮食节约、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培训内容。加强良种识别、选购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培训,促进农民选用良种。加强土壤培肥改良、测土配方施肥、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管护等技术培训,增强农民保护耕地意识,提升和改善耕地质量,建设好、管护好高标准农田。
责任单位:县农广校;配合单位:县种植业发展中心、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县农产品市场服务中心、县植物病虫害防治监测中心、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县畜牧业发展中心、县农田项目建设管理中心等。
(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做好全县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围绕我县“4+3+X”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加强特色产业发展带头人的生产技术、品牌打造、电商营销、金融信贷、加工物流等方面培训,提升示范带动能力,促进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加强脱贫人口和低收入人群的实用技术培训,提升可持续脱贫能力,助力增收致富。
责任单位:县农广校;配合单位:委属各相关单位、机关各相关科室。
(三)有效支撑长江“十年禁渔”。鼓励引导有意愿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池塘养殖、水产品加工、休闲渔业的退捕渔民,积极参加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休闲渔业等实用技术培训。鼓励引导参与资源养护的退捕渔民,积极参加生态保护修复等方面培训。鼓励引导务工就业的退捕渔民,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责任单位:县水产发展中心;配合单位:委属各相关单位、机关各相关科室。
(四)着力促进返乡入乡创业创新。支持院校毕业生、农民工和退役军人等返乡入乡群体参加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帮助其补齐农业农村知识短板,厚植知农爱农情怀,更好地融入乡村和农业产业。加强创业创新群体技术技能培训,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责任单位:县农广校;配合单位:委属各相关单位、机关各相关科室。
(五)大力支撑乡村建设行动。聚焦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乡土文化等培训,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加强农民生态文明、农业绿色发展培训,助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休闲农业、乡村康养、冷链物流、农产品加工等技能培训,完善乡村产业体系。
责任单位:县农广校;配合单位:委属各相关单位、机关各相关科室。
三、工作要求
围绕重点任务,充分发挥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作用,整合利用优质教育培训资源,分层分类开展全产业链培训,强化教育培训质量效益提升,加强培育成果示范推广,发展壮大高素质农民队伍。
(一)明确培训对象及任务。根据全县农业产业发展需要,围绕经营管理型人才、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人才、青年农场主、农业经理人等培养计划建立培训对象库。实施分级分层培训,县级负责抓好经营管理型人才、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人才培养,组织动员高素质农民参加学历提升教育。做好青年农场主、农业经理人、农村致富带头人师资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培训等学员选送工作。
(二)落实学历提升计划。加大本地高职扩招政策宣传力度,鼓励高素质农民报考全市职业院校,鼓励农民参加继续教育,促进农民终身学习,持续更新知识能力。
(三)优化培育形式手段。县农广校要根据培育对象和培训内容,结合农时季节和农民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的培训计划,综合采用课堂教学、实习实践、线上培训等多种培训形式,优选授课教师和精品教材,提高培训针对性和质量效果。依托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等在线学习平台,全面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考核,鼓励农民自主学习。
(四)强化培育体系建设。县农广校要发挥好农民教育培训主体力量作用,牵头抓好摸底调查、培训组织、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等工作。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农技推广机构的工作对接,为高素质农民提供技术培训和跟踪指导。鼓励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创业孵化基地等承担农民实习实训任务。
(五)落实高素质农民扶持政策。加强对高素质农民的跟踪服务,创造有利于成长发展的政策环境,整合政策资源,引导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向农村致富带头人等高素质农民倾斜。鼓励流转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农业信贷担保公司面向农村致富带头人等高素质农民开展符合规定的信用贷款担保业务,支持参加多种形式的展览展示和技术技能比赛。
四、组织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把高素质农民培育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将党史学习教育贯穿于培育之中,教育引导广大农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二)加强工作监管。按照《高素质农民培训规范(试行)》要求,加强培育全过程监管。对标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以及乡村振兴绩效考核中的高素质农民培育指标任务,采取切实措施提高参训农民满意度。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强化项目资金监管,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三)加强信息化管理。利用农民教育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开展培训在线监管和绩效评价,组织参训农民对培训教师、培育基地、培训组织和培训效果进行线上评价。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信息统计和发展情况监测,实现参训农民基本信息100%入库,培育全程可监测可追溯。
(四)加强基础支撑。结合市级示范培训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推进本地农民田间学校等农民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建设专职师资队伍,选聘兼职讲师,培养农民讲师,用好各类共享师资。加快建设本地高质量通用教材和专业教材体系。
(五)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以及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加大宣传力度,着力树标杆、立典型、讲经验、推模式。